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崔元星:我国现行土地法律体系综述

(2013-02-01 15:53:13)
标签:

房产

分类: 新政解读


每年的年初至两会期间,是我国修法修规季,众所周知,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先天不足,导致了我国土地领域出现了一些列问题,土地修法修规、尤其是顶层设计缺陷的纠偏势在必行,为此,了解我国的现行土地法律体系相当必要。

我国的土地法律体系包括四层结构,即根本法律——宪法,基本法律——民法通则、物权法,专项法律——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岛保护法,以及配套的地方、部门法规。

    《宪法》中有关土地的主要内容有: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在“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部分对土地加以规定。

2007101日实施的《物权法》全面肯定了《土地管理法》,将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以基本法形式确立下来。

《土地管理法》1986年颁布,经过了1988年、1998年、2004年多次修正,目前,中央政府正在谋划新一轮的修改,主要涉及第47条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和62条关于农村实行“一户一宅”制度。

199511日施行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城市土地的开发、出让、转让、抵押等进行了规定。

    200231日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充分保障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了土地承包的发包方是村集体组织或村民小组,承包方是集体组织内的家庭或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期限分别为耕地30年、草地30-50年、林地30-70年,并严格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的土地相关配套法规有《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暂行条例》、《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各地先后制定了土地登记、规划、市场建设、执法监察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近150部。

200211日实施的《海域使用管理法》和201031日实施的《海岛保护法》奠定了我国蓝色国土开发与管理的法律基础,陆地资源的紧张及严格保护,推动了我国全域管理及海陆协调开发。

纵观我国的土地法律制度,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地权利制度即产权制度,主要是从私法的角度,规定的是有关土地的私权利,一般属于民事法律如物权法调整的范畴,一般侧重于土地权利的保护等;二是土地权力制度,主要是从公法的角度,规定的是有关土地的公权力,一般属于行政法或者经济法调整的范畴,一般侧重于土地的行政管理。土地产权制度主要围绕土地权利的权属展开,而土地权力制度主要是规范土地的利用,土地权属是土地利用的基础。

土地修法修规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方利益,不可能一蹴而就。征地补偿标准绝不可能是简单的一“涨”了之,一户一宅制度也不是一“放”了之。

(崔元星 国际商务策划师513962079@qq.com0755-239313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