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星:震后的成都地区房地产业走向
(2008-09-16 11:09:05)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三个多月了,抗震工作已由抢险救灾转向重建家园及恢复经济。此次地震的破坏力是难以估量的,对成都及周边地区房地产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短期重创
虽然此次地震只是对成都北部的彭州及西北部的都江堰破坏较大,并没有直接导致成都主城区一间房屋倒塌,没有因地震砸死一个人,但是对成都房地产业造成了整体重创。不仅仅是部分楼盘受震开裂,也不仅仅是地产开发商、中介、金融等相关机构受损,主要是对购房者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刹那间,成都人几乎谈房色变,纷纷逃离自己的居所,去广场空旷地带、甚至远方的亲戚家避难,住房、买房成了不敢再提的奢望。
中期刺激
当然,地震震不掉人们对安居乐业的长久稳定的需求,随着余震的渐渐平息,劫后余生的人们开始渐渐恢复平静,各地援建的大批过渡用房、安置房投入使用、解决临时救急之后,开始了国家层面上的震后恢复重建工作,汶川地震发生三个月之际,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总体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任务,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恢复重建资金约为1万亿元。震垮的要全部建起来,还要比以前更好,这会对房地产及建材等相关产业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汶川、北川等重灾区的整体迁址重建更值得关注。
长期利好
由于地震的不期而遇,让人们更加懂得了珍惜生命,更加懂得了成都人安逸生活方式的真谛。天灾也使我们懂得了地震常识,地震虽然暂时难以预测,但地震的发生还是有规律的,这次汶川8.0级大地震破坏力极强,沿断裂带从震中汶川映秀镇往东北方向穿过北川、青川等,绵延数百公里,无坚不摧,但是对距震中仅70公里的成都主城区却未造成太大影响,因为成都的特殊地质条件,处在第四纪巨厚的平原区,对地震波起着缓冲作用,专家断言,随着这次地下积蓄的能量集中释放,龙门山断裂带200年内不会有大震,成都主城区1000年内不会遭受大地震。为了恢复地产元气,给开发商松绑,当地政府正在出台一系列减免相关税费、减少审批环节的所谓“救市”政策,加上灾前已经出台的有关统筹城乡新特区配套政策,相信会对成都地产产生长期利好。
成都,依然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依然是可以安居乐业的天府之国。经历是财富,多难必兴邦,相信经历过天灾洗礼的成都地产,在全国地产低迷之后一定会最先走出谷底,健康成长。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