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先生在《围城》里描述的“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常被现代人借来描述对“婚姻”的无奈,其实,也正是城里人与城外人的互动促进了现代地产及关联产业的发展、甚至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城里人与城外人的角色互换及互动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城里的高楼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密,交通越来越挤,并由此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和环保问题,典型的“城市病”使整个大都市的免疫系统出了大问题。逃离闹市、反璞归真、享受田园是每一个城里人的向往,于是乡村游、郊野游、农家乐异常火爆,乡村别墅、山地别墅成为城里人的挚爱,市民进村已渐成潮流。
另一方面,城外人对城市人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停息过,通过考学、当兵退伍、进城打工、当保姆、甚至进程短暂旅游等各种方式,体验与城市人的亲密接触,农民进城已成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推动力。
与繁华的都市融合,享受完善的生活配套,感受现代气息,这是城市中心的生活;远离嘈杂,享受郊区自然舒适的环境,让清新的空气涤荡焦躁与烦闷,这是乡村田园的生活。要便利还是要环境?城里人和城外人的选择差异造就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城里人希望逃离市中心居住在安静的郊外,城外人希望进城享受市中心的便利、繁华。
这就是生活“围城”效应,“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人”与“城外人”为了换一种活法,换一种心态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曾几何时,城外人在市中心购买了豪宅多少出于一种炫耀的心理,将其看作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眼下,城里人在郊外、甚至偏远的山涧、海岛购买了一处乡别墅更被看成是一种顶级的奢华。
农民进城和市民进村正是现在及未来推动中国地产及关联产业的两股巨大动力,正是这种围城效应,促进了城里人与城外人的双向流动,催生并放大了地产类需求,包括住宅、旅游、休闲、购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