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地主管部门应“端正态度、调整心态”

(2006-07-24 12:04:58)

 

“幅员辽阔、资源不足”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眼下,在土地市场和房地产领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域特征,一线城市地价、房价飞涨,甚至出现了“地荒”、抢房的风潮,而西部偏远地区仍然处在土地屡屡流标流拍、房地产业低迷不振的状态。当开发较早的城市已经从土地运营中获得城市发展的巨额资金开始“从良”时,而没来得及觉醒、错过第一桶金的二、三线城市已经成了“以地敛财”的牺牲品。笔者认为,与其抱怨“生不逢时、生不适地”,不如从自己身上找出路。

 

端正态度

我国实行政府垄断的土地经营体制,无论是国有还是集体土地性质,政府都有绝对的行使权,代表政府行使土地管理权力的国土部门掌控着国家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官府中的官府,权威中的权威,“官僚”再所难免。随着土地市场的日益开放,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相对“公平”,这也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买卖双方关系。也正因为这样,作为卖方的国土部门就不能关起门来做生意了,更不能奉行“好酒不怕巷子深”的陋习了。如果态度不端正,守寡(没人理你)、固穷(卖不了好价钱)也就在所难免了。

 

共赢心态

一是与发达地区的共赢。抱怨是没有意义的,走出去,向他们学习先进经验,请进来,请他们来指导本地土地运营的具体实践,发达地区有成功的经验,有实力雄厚、品牌叫得响的开发商,但成规模的土地开发项目相对不足,我们老少边穷地区正好相反,他们有的我们没有,他们没有的我们有的是,通过交流、协作达成共赢;二是本地各行政区、各镇域之间的协调共赢。因为财力、消费需求有限,城市的发展不可能面面俱到、遍地开花,但往往越是不发达地区的各行政区、各镇域之间容易出现互相攀比、争风吃醋的不良局面,生怕赶不上这一次机遇,天天是“向东看、向西看”、“向左走、向右走”,最后把开发商、消费者弄晕了,弄疲沓了,城市的整体竞争力没了,哪个方向也没得利;三是政府与开发商的共赢。长期以来,我们一提政府就是为人民谋福利,就是苦行僧,就不能谈经济效益,一提开发商就是锱铢必较、唯利是图,这是玷污市场规律的偏见,政府与开发商都要讲效益,不仅是经济效益,还要讲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不仅要讲短期利益,还要讲中期和远期利益,在大方向上,政府与开发商是一致的,要舍得让开发商获利,政府才会有相应的收益,包括税收、就业和政绩等;四是本地开发商与外地开发商的共赢,政府要积极搭建外地开发商与本地开发商交流、合作的平台,平心而论,谁都会抵制“外来入侵”,但从发展角度来讲,竞争是躲不掉的,优胜劣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外地开发商不仅可以带来发展资金,也可以带来先进的开发理念,通过同台竞技以实现共同提高。

 

最近这一段时间,因为土地和房地产的问题,开发商挨骂了,地方政府挨批了,媒体挨整了,消费者挨宰了,一场风暴真要来了。风暴过后,一些投机倒把分子渔翁得利,一些无聊政客的阴谋得逞,仅此而已。富的已经富起来了,穷的依然穷着。牢骚发过了,口水仗结束了,往前走,还得靠自己。

 

(崔元星  国际商务策划师  中国泛地产策划网 0755-2672224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