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   “宣传至上”下的中国电影

(2012-03-19 03:37:53)
标签:

杂谈

           

 

 

 

    在中国做事,忽悠永远最有市场,放电影界,就是宣传最重要。2011年,业内讨论最多的不是电影好不好看,而是哪部片子宣传做得好,然后再以票房论英雄。这当然是个标准,但肯定不是唯一,没上春晚的赵本山老师有句广告说得好:别看广告,看疗效——观众目的简单,只要看好片,或许层次有悬殊、口味有咸淡,但只要宣传分众精准,还是愿意宽容体谅,

 

 

    2011年,大片宣传轮番重炮,明星卡司组合越来越强,影评人也越发“众口一词”,观众的胃口更因此一次次被吊起,但最终收获的却是票房未达预期,口碑恶评如潮。这就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自己没有达到好戏的标准,硬要忽悠成天上少地下无,顾客自然不会买账。宣传还有两种副作用,一是“喧宾夺主”,明明“曹操”和“法海”是客串的,却被宣传成重中之重;二是“货不对版”,看宣传明明是一部魔幻大片或历史巨制,进影院一看原来是部成本有限的爱情片或黑帮片;这么宣传,难保有观众口出不逊。

 

 

    好的电影宣传当然是“量体裁衣”,什么料做什么菜,什么菜说什么味,《将爱》就有“怀旧”的味道,《失恋33天》就有“贱贱”的感觉,《孤岛惊魂》有什么呢?暑期学生粉丝爱杨幂呗。要说电影都不算好,但有什么本宣什么科,还是有机会创造卖座奇迹。张一白、滕华涛、杨幂,电视剧阵营出身怎么了中国电影比电视剧差远了,屹立不倒的冯小刚、葛优不也是靠说段子和拍电视剧发家的么?不丢人。

 

 

    李霄峰(Liar)说,真正牛逼的宣传是把《郎在对门唱山歌》这种电影营销出去,让观众买票踊跃去看。我同意章明这部电影起码半部佳作,但不认为宣传有这么大的力量。我也愿意向大家推荐《郎在对门唱山歌》,开篇的几个长镜头行云流水,看得身心愉悦,这是电影的魅力。与《郎在对门唱山歌》同样值得赞赏的还有刘杰的《碧罗雪山》,都是地方政府投入的文化项目,却呈现现代变故对自然生态的冲击,但问题是,讲文化和内心的电影,有主流商业的包装,才有可能成功,《观音山》就有范冰冰和“欲火青春”的双重营销。

 

 

    真正的宣传永远是锦上添花,中国电影不能总指望奇迹,“量体裁衣”、“货要对版”、“名不虚传”的靠谱营销背后,其实是作品质量的过硬。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为何要再三唠叨?一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