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邵氏传奇?

(2011-08-10 11:56:50)
标签:

杂谈


 

        七月,邵氏新片《无敌福禄寿》邀请内地媒体探班,我混迹其中。当日随巴士上了将军澳,进了新邵氏片场,眼前不由一亮——确实亮,天晴日毒嘛,这地方竟与北京怀柔的中影集团数字基地相仿,面积逾四万平米,集片场影棚与后期制作于一体,《无敌福禄寿》最后一场闹市“打擂台”就在2号摄影棚拍摄。观及至此,我才想起这个新邵氏片场便是当年邵氏联合中国星、寰亚综艺、年代国际、美亚国际、晶艺电影五家公司竞标围攻嘉禾的战绩。时隔十年之后,其余五家公司已陆续退出投资计划,但在邵氏的坚持下,将军澳电影基地还是开始运营了,只是事与愿违,目标是建成“亚洲区制片及後期制作的服务中心”,现实却是只有邵氏开新戏才用到这偌大的基地。

 

       “其实也不是,最早用这里的是《色戒》,李安在一号影棚搭了一个大宅。方小姐也在这里办公。”《无敌福寿禄》导演钟澍佳解释道,曾志伟则比较通晓个中玄机:“以前六家合投一块地,但越做越贵,起码应该守一段时间,但大家不愿意守,邵先生力求完美,就变成他一家了。本来这里是开放的,但现在的后期都去泰国和韩国做,很多大戏都要去内地拍,所以邵先生让我拍戏,用用这些器材吧。“

 

新邵氏传奇?

 

        看着曾志伟无奈的神情,我无法不念及香港电影的尴尬现状。相比寰亚、英皇依然需要”卖片花“而搞大卡司阵容的独立制片模式,邵氏尽管还拥有丰厚的制作资源和宣传平台,但仍在沿袭着70年代方逸华主政时期控制成本的片场路数。如今的邵氏,已非昔日之大公司气象,开戏一如八十年代末成立的”大都会“,找王晶拍几部,如《撞邪先生》、《珠光宝气》;找杜琪峰拍几部,如《审死官》、《无味神探》;从90年代到最近,每年都有几部出产,连谢霆锋、陈冠希、阿娇主演的《新扎师兄2004》其实也是有邵氏投资的”电影动力“公司制作。至于久违的”SB“招牌,直到1997年找元奎重拍《马永贞》,2003年请刘家良拍《醉马骝》才再度亮相大银幕。是以,邵氏虽然一直断断续续都在,但相比当年一年几十部的产量,似乎已经消失很久了。

 

        曾志伟虽然在TVB做了好多年综艺掌门人,但作为资深制作人,之前在新艺城,入嘉禾,帮德宝包拍,自组UFO,却一直未与邵氏合作,但从《七十二家租客》开始,连拍《我爱HK开心万岁》和《无敌福禄寿》,由贺岁档开到暑期档,邵氏与曾志伟展开了绑定合作。“以前邵氏是大公司,我们调皮,喜欢组兄弟班跟大公司斗,现在邵氏是小公司,我们就去帮忙。我很尊重邵老先生,他跟我说,志伟你拍,只要你能拍,连拍十部,我都帮你开,我很感动。第二句话是,你赚,如果不亏本,多少都开,不要亏到我心疼。他心疼的是,花不该花的钱去亏。合作了前两部之后,他说,你开,无论是你导的,你监制的,或者你同意这个剧本的,你就跟方小姐讲。”

 

        高龄过百的邵逸夫依然心系电影业?当然,他是众望所归的亚洲大制片家,但更是懂得规矩和盈亏平衡的精明商人。偌大的片场和后期制作基地,数以百计的TVB艺人,如此多的资源,放着也是放着,用一用不会太亏,反而或有转机。曾经辉煌的亚洲电影制作中心,春风一度的东方好莱坞,对今日香港影人来说,心态其实像极70年代台湾之于大陆,老一辈梦想着光复,但直觉已是不可能,新一辈忙着建设宝岛本土,无论如何,脚踏实地最重要。所以,希望曾志伟们继续“我爱HK”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