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八卦掌 |
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叶伟信是最合适不过了。自从1985年踏入影坛以来,竟然一连给别人做了10年的副导演,直到1995年才有机会独立执导电影。其间尝尽世态炎凉自然不在话下,郁郁不得志亦属人之常情。不过,长期为许多名导演打下手却也令叶伟信积累了不少拍片经验,对其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客观而言,叶伟信开始做导演的两部作品《夜半一点钟》和《迷奸犯》并不见有何出奇之处,充其量只是普通的港产类型片罢了。稍后的《旺角风云》通过一个初入黑帮的小混混的视角展示编导自己心中的古惑世界,虽然不算有新意,但叶伟信的对生活细节的准确把握已经展露出不俗的导演功底。
叶伟信以拍鬼怪灵异片起家,而且也以擅拍此类影片闻名。早前的《生化寿尸》主干情节虽取自西方游戏《生化危机》,却注入了港人的本土特色。后来的《2002》和《五个吓鬼的少年》虽然皆为鬼片,但风格路数却大不相同,前者的制作水准完全向好莱坞靠拢,尤其是一些影片的画面、服装和细节与西片《黑超特警组》类似,只有里面一些中国的敬鬼习俗和罗家瑛张口闭口的鬼魂超生投胎说,让人还能记得这是部香港电影。后者则是叶伟信毫无压力的的轻松之作,故事情节异常流畅,虽有亲情说教,但并不沉重晦涩,很是难得,尤其结尾处天佑一家人在危急时刻却幻想坐过山车一段绝对不落俗套的神来之笔,如若细品,当会令你感受到那浓浓的血缘温情,并为之振奋,而叶伟信(还有马伟豪)的创作天才亦在此处表露无疑!
对于大多数港片影迷而言,叶伟信最棒的电影并不是他票房不错的枪战片《神偷次世代》或者爱情喜剧片《干柴烈火》,相反却是叫好不叫座的《爆裂刑警》和《朱丽叶与梁山伯》。两部影片一个火爆激烈,于类型片中刻画入情入理的刑警内心戏;另一部看似死水微澜,以为又是一个俗套的古惑仔故事,实则张力十足,一对平凡男女的爱情故事被演绎得淡而有味,回味无穷;皆能让人感受到叶伟信细腻平实且潜伏爆发力的拍摄手法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这两年,叶伟信拍的电影有《大城小事》、《杀破狼》及《飞侠小白龙》。较受好评的是前两部。精美的画面、完美的叙事,让人感觉叶伟信的导演技巧愈发圆熟。不过,由于《大城小事》黎明参与太多,《杀破狼》甄子丹功劳更大,纵然叶伟信手法突出,但若论及个人风格,或许仍须时日……
——————————————————————————————————————
《大城小事》(2004)
毫无疑问,《大城小事》是一部包装相当精美的爱情电影,无论是中文与字母不断拆解组合的巧妙片头设计,还是美术、摄影、音乐、剪接完美拼制而成的如诗影画,都足以证明制作人员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再者,上海的都市风光经过摄影和电脑特效的处理呈现出令人心驰神醉的绚烂华丽,不愧“大城”之誉;与之相对的是,本片的爱情故事却相当平淡简单,因为恋人间的离合聚散每天都在上演,原本“小事”一桩。——“大城小事”,片如其名。
由于曾执导过音乐录影带的黎明全程参与创作(除了领衔主演,还担任创作/制作总监及故事创意),《大城小事》倒像是一本“黎明风格”的加长版MTV,反而淹没了导演叶伟信的作用。在本片中,浮光掠影处处可见,浪漫配乐时时渲染;更为甚者,为求意境,某些情节画面往往刻意经营;如此美则美矣,却因剧情进展缓慢,难免会令性急的观众不耐烦。
或许看《大城小事》这种唯美细腻的电影,只有沉下心来方能体会到它的妙处。爱情来得容易,进展得太快,反倒会让人没了感觉,于是平淡分手。谁知男方又有了爱情感觉,想重新开始,但女方却恐怕再蹈覆辙,徘徊于拒迎之间……在如MTV一般的意境影画下,“大城中的小事”波澜不惊的上演。影片的情节非常简约,主要集中在这对分手的恋人之间,并无太多的枝蔓,虽然男女主角各自遭遇了美丽女交警和潇洒成功男士,却只是点到即止,相当含蓄。惟有对他们共同的客户周老昔日那段刻骨铭心恋情的刻画颇为用力、最见情趣,而老人的故事亦促进了男方重拾旧爱的决心。
本来《大城小事》摒弃了寻常港片的无谓笑料和庸俗桥段,只以平淡琐碎动人,十分难得。可惜未能坚持始终,结尾处王菲面对黎明的复合要求,提出了必须在六小时内找到她的难题,这种桥段与不久前的《地下铁》同出一辙,已是落入俗套。不过,王菲、黎明分饰的男女主角却值得激赞,两人一位如清水,透明爽朗,另一个似清茶,温暖悠长,将细腻的爱情实感诠释得淋漓尽致,尽管本色魅力似乎多于演技发挥,却与影片角色、风格水乳交融,令人印象深刻。
说到底,《大城小事》其实最适合情侣一起观看,那份体验,那种感觉,难免触影萌情,相信必定共鸣顿生。
——————————————————————————————————————
《飞侠小白龙》(2004)
该片翻拍自1968年冯宝宝主演的同名武侠电影,剧情以劫富济贫的“小白龙”与职业杀手“盲侠”的拼斗纠葛展开,更找来程小东亲传弟子马玉成负责动作设计,看似有武有侠,或许颇值期待。
孰料待真正观完这部叶伟信执导的《飞侠小白龙》,方知若以纯武侠类型审视本片,必定会令各位看官大失所望。所谓“武侠”,在《飞侠小白龙》中多半成了胡闹搞笑,比如老一代侠女雪妮传功给“新世代”侠女张柏芝居然以电脑网络的复制下载形式表现,对白设计则相当荒诞(什么“上一次传功用的是宽带,这回是窄带,没传成功可能是体内有病毒”),而片中张柏芝化身“小白龙”行侠仗义的动机亦仅是女人的贪靓天性而已(因她“下载”的武功有令人脸上生疮的并发症,惟有靠扶危行善才能消除)。
其实上述这种极具“现代化”的恶搞笑料在《飞侠小白龙》中俯首皆是,好象张柏芝学足“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奏和谢霆锋兴发时在舞台上狂摔乐器的做秀;古代女学生一起谈论化妆养颜品的对白多用电视广告台词;二皇子安志杰更与张柏芝大玩滑旱冰、打棒球等现代运动等。反观本片的打斗场面,因吴镇宇饰演的杀手形象抄自日本的“盲侠”,是以马玉成的动作设计多用东洋刀法眩技,整体动作风格则沿袭内地电视剧《射雕》(马玉成担任动作导演)的路数,并未给人以惊喜之感。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到底《飞侠小白龙》是什么样的片子呢?——严格说来,应该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大杂烩,如同本片监制马伟豪两年前执导的《河东狮吼》一样,将武打、笑料,恶搞、爱情共冶一炉,希望能照顾不同观众的口味,以保障影片的票房。可惜这种折衷的商业策略未必能回回奏效,《河东狮吼》固然大获全胜,《飞侠小白龙》却没能让观众再次买帐,内地、香港票房均未如人意。
如果没有吴镇宇这位“盲侠”,《飞侠小白龙》很容易被看作《河东狮吼》的翻版,张柏芝与文弱二皇子安志杰的一见钟情,二皇子对她的深情告白,都是十足的马氏作派。但多了盲侠受雇刺杀二皇子这条剧情主线,影片便向三角恋故事发展:“小白龙”为救“心上人”向盲侠挑战,却因不敌受伤,其间得盲侠悉心照顾,两人居然日久生情。至于结局,亦如所料以大团圆收场,皇子大度退出,盲侠、小白龙终成眷属。
如此看来,如若抛却《飞侠小白龙》的古装武侠包装,其实该片与时下流行的港产爱情喜剧无异。但导演叶伟信处理爱情戏的手法就不同于老搭档马伟豪,尽管《飞侠小白龙》的三角恋和搞笑部分颇为滥俗无聊,整体成绩不能令人满意,但影片重点刻画的“小白龙”与“盲侠”木屋相处一段,却拍得相当细腻生动,做“小龙包”、钓笛子、闻笛起舞、诉说幼时等细节编排,更衬出妙趣温情。但相对于描摹“小白龙”的感情转折不够明显,张柏芝的演技亦无从发挥;编导刻画“盲侠”的暗恋心理就非常清晰细腻,这当然应该归功于吴镇宇的用心演出。同时“盲侠”的孤独、天真又有些神经质更契合他的戏路,诠释得自然精彩传神,可惜搞笑部分就略嫌过火,似乎不如张柏芝演绎充满喜感的“小白龙”来得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