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八卦掌 |
“始作俑者”
《少林五祖》(1974)
导演:张彻
主演:姜大卫、狄龙、傅声、戚冠军、孟飞
主演:姜大卫、狄龙、傅声、戚冠军、孟飞
时至今日,“少林功夫”题材的影视剧依然倍受欢迎,说到始作俑者,自然非暴力动作大师张彻莫属。他于1974年连续开拍《洪熙官与方世玉》、《洪拳与咏春》、《少林五祖》三部“少林功夫片”,从此掀开港台争拍“少林”的影视热潮的序幕。
据武林史载,少林功夫流传民间与洪门帮派兴起皆因清兵“火烧少林寺”而起,张彻所拍之《洪熙官与方世玉》、《少林五祖》讲述的便是“火烧少林寺”之后的故事,但正如评书所讲“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少林被毁后,幸存者洪熙官逃往岭南与方世玉汇合,这段故事即《洪熙官与方世玉》的剧情,另五位幸存者则上北方联络反清义士,伺机与朝廷对抗,而他们亦被后世称为《少林五祖》。
在本片饰演“少林五祖”的演员中,除孟飞(饰方大洪)外,其余四位姜大卫(饰胡德帝)、狄龙(饰蔡德忠)、傅声(饰马超兴)、戚冠军(饰李式开)皆是张彻爱将,此次合演的“五祖”,虽然银幕上行事有合有分,但说到底,仍是各练功夫,最后分别与朝廷鹰犬单打独斗,突出个人表现。其中编导对姜大卫的足智多谋、傅声的天真诙谐、狄龙的忠勇威猛着墨最多,但令观众印象深刻且极为熟悉的“盘肠大战”与惨烈死亡却是由戚冠军和孟飞来完成。相比之下,当时香港最贵的编剧倪匡撰写的剧本就流于表面,为打而打,“五祖”不忙着联络起事,反而为打败几个武功高强的鹰犬躲在深山苦练了大半年功夫,武打片就是武打片,你可以瞧个热闹看个热血沸腾,但千万别较真。
——————————————————————————————————————
“集大成者”
《少林寺》(1976)
导演:张彻
主演:姜大卫、狄龙、傅声、戚冠军、刘永、王钟、岳华
主演:姜大卫、狄龙、傅声、戚冠军、刘永、王钟、岳华
从某种意义而言,张彻于1976年执导的《少林寺》既是《少林五祖》、《洪熙官与方世玉》的前传,又是当时“少林功夫题材”的集大成者。影片讲述清兵火烧少林寺故事,蔡德忠、胡德帝等“五祖”,至善、五枚等少林高僧高尼,洪熙官、方世玉、胡惠乾等一众知名俗家弟子悉数出场。姜大卫、狄龙、傅声、岳华、王钟、刘永、戚冠军、郭追、李艺民、谷峰、王龙威等众多邵氏明星参演,声势之盛,前所未有,堪称巨制。
由张彻、倪匡编写的《少林寺》剧情共分三部分,开始讲方世玉、五祖等入少林为俗家弟子,中段展示寺中苦练武功过程及内奸捣鬼,最后则是“火烧少林寺”的重头打戏。而民间流传的方世玉打出少林木人巷、胡惠乾爬狗洞出寺、马福仪出卖少林寺、五枚师太传授咏春拳术等故事,在本片亦皆有具体描述。
毫无疑问,《少林寺》的最大看点依然是动作场面,由于当时刘家良与张彻分道扬镳,独立执导《洪熙官》(邵氏为避免两部影片撞车,令倪匡修改剧本,故韦弘饰演的洪熙官在《少林寺》中仅是过场人物),是以本片找陈信一、谢舆两位新锐做动作指导,又找武术专家指导演员的洪拳及蔡礼佛打法,再配以张彻风格血肉横飞的暴力渲染,令“火烧少林寺”的连场打斗同样效果不俗。另外,本来就研习咏春拳法的狄龙,将“虎鹤双形”打得相当漂亮的傅声(中等身材最适合这路拳法),用杂技动作表演轻功技法的郭追,亦在影片有精彩表现。
前一篇:“三德和尚”与“刘家班”
后一篇:既生瑜 何生亮?——《龙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