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八卦掌 |
如果追溯香港功夫电影的源流,无论从哪方面讲,刘家良都堪称正宗!身为黄飞鸿第三代洪拳传人,又是新派武侠电影开山之作《云海玉弓缘》和《独臂刀》的动作设计,还是由武术指导转做电影导演的第一人。
几十年来,刘家良一直致力于拍摄真实武打的功夫片,走的是“正宗国术”路子。而作为当年功夫片潮流的领军人物,袁和平、洪金宝、程小东等后来扬名世界的动作指导无不深受其影响。也唯因如此,近年刘家良公开批评袁和平为《黑客帝国》设计的动作场面滥用电脑特技、无变化无进步,才让人感觉到某种倚老卖老的十足底气。——要知道,当年刘家良开始做张彻电影的动作指导时,袁和平还只是个跑龙套的武师而已。
壹·《少林36房》&“少林”题材
讲刘家良对香港功夫片的贡献,最显著的应从1974年与张彻合作《洪熙官与方世玉》开始,此片奠定了刘家良立意走正宗国术(主要是岭南武学流派)的路线,同时张彻导演的这部《洪熙官与方世玉》及《少林五祖》又开创了少林功夫片的先河。翌年,刘家良离开张彻,在邵氏公司正式当导演,首部作品《神打》即大获成功。之后又导演了《陆阿采与黄飞鸿》、《洪熙官》,同样深受欢迎。不过,这些影片都是表现南少林俗家弟子的题材,有鉴于当时还未有人敢拍一部真正以和尚为主角的功夫片,刘家良决定冒险一试,于是便诞生了这部至今看来仍是经典之作《少林36房》!
由倪匡编剧的《少林36房》虽然仍脱不开反清复明的主题,开篇调子也颇沉重惨烈,但自全家皆遭清狗杀戮的书生刘义德(刘家辉)上少林寺变成“三德和尚”开始在35房学艺之后,影片便妙趣不断。正如某些评论所讲,较之当时打斗连场的功夫片,《少林36房》真正的打斗场面其实并不算多,代之的却是刘家良饶有趣味的详细展示少林功夫的基本练功程序,35房偏重的各自不同,从眼、耳、头、拳、脚到轻功、臂力及十八般武艺,简直令观者眼花缭乱、拍手叫绝。另外,影片结尾处,三德为发扬少林功夫,在民间开创第36房,广收俗家弟子,亦令影片主题前后呼应,尤显结构完整。
1978年,《少林36房》隆重上映,票房狂收近300万,创邵氏功夫片的最高记录,甚至盖过了同期上映的名片《蛇形刁手》。另外,此片还捧红功夫演员刘家辉(刘家良父亲刘湛的干儿子),与凭借《蛇形刁手》声名鹊起的成龙同时广受观众欢迎,两人皆被称作当年最有潜力的功夫新星。更值一提的是,《少林36房》和《蛇形刁手》同样因注重设计练功步骤的杂耍趣味而大获成功,对日后香港功夫片可谓影响深远。而《少林36房》亦令“少林和尚”成为热门影视题材,4年后张鑫炎承接“36房“遗风,回内地开拍《少林寺》引起轰动,“少林”故事自然愈加风行。
贰·《少林搭棚大师》&“刘家班”
1980年,刘家良执导了《少林36房》的续集《少林搭棚大师》。较之前作,本集更多谐趣。而刘家辉亦不再扮演三德和尚,反而以鬼马搞笑示人,出演一个不学无术、靠骗为生的混混儿周仁杰。只因他假扮三德,替哥哥及朋友出头,反被满人石棍惨打,遂决心上少林寺学艺。孰料一路胡闹下来,好不容易进得寺中,三德居然只叫他在寺中负责搭棚。周仁杰以为无艺可学,却不知三德苦心,原来仁杰搭棚时正好可以居高临下,一览36房练功全貌……三年后,周仁杰下山,以搭棚功夫打败满人石棍及奸商王老板,为自己及朋友出了一口恶气。
无可否认,《少林搭棚大师》的故事情节比首集相对简单,又淡化矛盾冲突,迎合当时的喜剧潮流,夹杂太多笑料,但刘家班的功夫设计仍令本片大放异彩。除了继续发扬《少林36房》注重基本练功程序的展示外,刘家班设计的搭棚功夫和改造的板凳功亦精彩巧妙,既有趣味性,又有实用性,不失为经典之作。
再者,至拍摄《少林搭棚大师》时,虽然袁和平的“袁家班”、洪金宝的“洪家班”已经崛起,但若论影响和名头,仍以刘家良的“刘家班”为最。该班底成员不仅精于在幕后搞天才的动作设计(多是刘家良、京柱和小侯三人),而且在台前也有精彩演出。比如刘家良、小侯、惠英红合演的《疯猴》,刘家辉、刘家荣合演的《茅山僵尸拳》等,而惠英红甚至凭借刘家良导演的《长辈》获得首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称号。不过,刘家荣虽是刘家良的亲弟弟,却是“刘家班”的自由人。他一方面参演哥哥的邵氏功夫片,另一方面则参与嘉禾及后来新艺城的导演和演员工作。——相比之下,刘家班的其他成员则一直跟随邵氏到80年代后期停产……
叁·《霹雳十杰》&“抚今追昔”
1985年的邵氏兄弟公司其实已然风光不再,奉行多年的片场制度使得决策者思路老化,跟不上时代步伐。依旧沿袭六、七十年代片场搭景的拍摄模式,较之嘉禾拍片踏遍世界名胜实地取景的大手笔来,未免寒酸太甚。具体到这部仍旧以“36房”和“三德”为题材的《霹雳十杰》来,片中布景皆是室内搭设,序幕中方世玉与雷老虎、李小环、李巴山的连番恶斗,有如舞台戏剧,与同期成龙、洪金宝的功夫巨制简直不能堪比。
不过,纵然如此,以刘家良为首的刘家班依旧对邵氏忠心耿耿,《霹雳十杰》尽管布景小气,但拍摄仍见精心,霹雳十杰与清兵大战仍能拍得气势非凡。方世玉与三德的恩怨故事虽耽于肤浅嘻闹,却被精彩的动作场面给遮掩过去。扮演方世玉的小候与扮演三德的刘家辉,皆是练家子,无论是36房中的板凳功等比试,抑或与清兵的连番恶斗,皆硬桥硬马,而动作设计与摄影、剪接、特效的巧妙配合,更令本片的打斗效果比前两部更眩更酷。
只可惜,邵氏的清装功夫片在当时已见颓势,《霹雳十杰》亦未能力挽狂澜,票房并不理想。事实上,拍完《霹雳十杰》仅隔一年,邵氏便停止电影制作。而为邵氏卖力多年的刘家班也只好另找出路。之后邵氏与左派公司合作,让刘家良再搞少林题材,赴内地执导了由李连杰主演的《南北少林》。巧合的是,由于《少林寺》的风行,李连杰的和尚形象业已取代了刘家辉,成为当时观众的最爱。而没有邵氏力撑的刘家辉接拍其他公司的影片时,则只能出演配角和反派。到得1993年的《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中,李连杰与刘家辉这两位电影史上最经典的“武僧”更同时现身银幕,上演一场龙争虎斗,而扮演反派的自然是已经不红不黑的刘家辉。
时至今日,几经银海沉浮,刘家班成员却依然打拼不止。惠英红近来频频在《幽灵人间》、《无间道》、《妖夜回廊》、《江湖》、《情癫大圣》中露面,但已不再以打女形象示人,转而凭演技取胜。刘家良成功战胜癌症后,近年更为邵氏开拍功夫片《醉猴》,足见雄威犹在,不惧年高。至于刘家辉,虽然近十年来多在无线拍剧,但一班拥趸尚在,其中美国影迷昆汀-塔伦缔诺目前已是世界知名导演,更诚邀刘家辉出演他执导的《杀死比尔》,并且一人分饰“打手”和“白眉”两个重要角色。辉叔首次接演好莱坞制作,表现卖力突出,深得好评,由此重新受到片商青睐,而刘家辉对此名利看得却很淡,正如他谈起当年与自己同时上位的成龙如今依然当红时,轻松答道:时不予我,没得讲……
附录·《蝎子战士》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被誉为“香港电影王国”的邵氏公司宣布停产,同时似乎也昭示了传统功夫片的没落。而作为功夫片的一代宗师,刘家良脱离邵氏后尽管顺应潮流执导了《老虎出更》和《新最佳拍档》等时装动作片,但心底仍对传统功夫片旧情难忘。正因如此,当1991年黎大炜和元奎这对影坛搭档筹拍传统功夫片模式的《蝎子战士》时,刘家良才会欣然加盟,担任主演及武术顾问。
与当年的《醉拳》、《疯猴》等“功夫小子片”相比,《蝎子战士》虽然糅合了日片《姿三四郎》、西片《龙威小子》的剧情架构,又引入了漫画元素,但整体观之仍是传统功夫片的套路。比如注重武学修为的培养和对练武过程详细展现,刘家良与钱嘉乐妙趣横生的师徒关系,当然还有“蝎子功”、“鳝鱼功”等象形武术招式的巧妙编排,都令影迷倍感亲切熟悉。值得一提的是,演练“蝎子功”的韩国演员元振堪称本片最大亮点,其动作凌厉、身法奇诡,尤显腿功超强,实是拍功夫片的少有人才。——只可惜元振时运不济,之后虽然又相继出演了《赤裸狂奔》、《无问题2》、《雷霆战警》,可惜始终未能走红。所幸元振眼见韩国电影崛起,遂返回故乡发展,如今已是韩国最著名的武指,代表作有《清风明月》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