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金基德电影雏妓评论娱乐 |
分类: 读书笔记 |
金基德《雏妓》:她的身体里始终流淌着美丽的清泉
李恒昌
金基德的《雏妓》是现代世俗社会一部关于善感化恶的童话。
主人公贞是现代底层社会的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但她又是美的化身和善的化身。在她美丽的躯体里,始终流淌着一股一心向善的清澈活水。
曾被她深深地感动着。她生活在怎样恶劣的环境里,她那美丽而又单薄的躯体,怎么会承受着如此的重荷?
在金基德营造的家庭旅馆式妓院里,她是长期霸占她的所谓“哥哥”赚钱的机器,也是他发泄和施虐的对象。她是老板家赚钱的机器,顾客发泄的对象。
同时,她还是老板女儿鄙视和欺负的对象,老板、老板儿子、老板未来女婿解除荷尔蒙危机的躯体,甚至她还是老板儿子所谓摄影事业的“模特”。
在如此悲惨的环境里,她默默地向前走着。别人恶意对她,她却始终以善良之心对待每一个人。这是怎样一种难能可贵?
更让人敬佩的是,她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对乌龟和小金鱼的放生,于痛苦生活中对绘画艺术的热爱,独特的生活习性,显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她的性格,她的形象,她的心底,再次验证一个哲理。在很多时候,最底层,最卑微,最“肮脏”的人,也许他们的心灵最纯洁、最高尚、最可敬。
而这一切,都不能因为她被侮辱、被损害、被摧残所改变。相反,越是环境恶劣,越能彰显人性中善良和美丽的光芒。
她的生活和生命之艰难,如同那只爬行在大街车流里一心向往大海的乌龟,又似被生活之手捏扁的受伤的小金鱼。艰难、坎坷、无光,但还要怀揣梦想,不懈跋涉。
多年前,笔者曾发表过一个观点:人生中有三大宝贵元素:真、善、美。世俗生活代表真,宗教情怀代表善,艺术世界代表美。
世俗生活是灰色的,宗教情怀是淡蓝色的,而艺术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人活在世界上,要安于世俗生活,立于现实生活之中,是谓求真;无论社会如何对待自己,都要保持宗教情怀,是谓求善;无论生活压力多么巨大,都要有自己小小的艺术追求,是谓求美。由此,我们的心灵会有一个美丽而充实的空间。
对如何做到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把握和实践,本人并没有实际经验,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从女主人公贞的身上,笔者似乎发现了一些什么。
不能不承认,金基德是揭示人性的艺术大师,贞之善对他人的改变,是从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开始的。自然也就变得可信。它说明,贞周围的那些人的血液里,至少也保留着善的某些因子。否则,单纯依靠善去感化和改造真正的“恶”,恐怕只能是一个并不真实的谎言。
非常不喜欢故事的结局,因为它的童话色彩太浓,因为她们的笑容显得是那么虚假。
2008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