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牧野按语1040唱不唱都泄

(2008-06-09 12:05:42)
标签:

童牧野

地震

绿丝带

炒股

股票

分类: 童牧野按语

童牧野按语1040唱不唱都泄

童牧野按语2008-6-9:所谓“红五月比大家想象还要红”,原来是血流似海之红。死多的致命错误在于:误以为股市是可以唱红的。其实,股市既不是多头可以唱红,也不是空头可以唱黑。股市是因为自身要泄洪,空头认识到了,唱不唱都会泄。是导流小泄,还是溃坝大泄,不以多头、空头的鸣唱与否而不泄。空头肯逃,多头逆势不逃,号称不卖、坚挺、义市,陪葬还得不到尊敬。

《调侃“黑5月”:“不救市”论应验 散户损失仅次地震》。转引自2008年06月09日 00:05:17 中财网。作者:北京晚报记者丁文亚。

本周五,3329点。

"你看看,股市跌成这样,还'六月红'哪,这不都在睁眼说瞎话吗!一看这标题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股民老马拿着一张报纸愤愤地对记者说。

一周来,大盘连续4日下跌,直探3329点。"六月红"蒙上阴影。

而已经过去的"红五月",成为不折不扣的"黑五月"。下跌260点,跌幅7%,一根中阴线为众多机构和投资者预期的"红五月行情"画上了句号。

为什么"4·24"惊天利好政策救市行情刚刚过去了两周便显出疲态?为什么A股成交金额从五月上旬的日均千亿元以上迅速衰减到日均500多亿元?为什么上千只股票月K线收阴,"红五月"成为泡影?

有多少个"红五月"可以幻想?又有多少个"红六月"可以等待?还有多少个"红七月"可以企盼?又有多少个奥运八月可以畅想?

预测市场的怪圈,何时才能结束?盘点刚刚过去,仍然充满喧嚣的市场,却给散户们讲了4个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之救市论:"救市主"成为大盘主因

解释"黑五月"的理由有千条。

一条常被挂在分析人士口头的原因就是--突然发生的四川汶川8.0级地震--这场自然灾害改变了很多投资者的预期。

市场总能找到看空或者看多的理由。大小非不提了,IPO不讲了,地震也过去了。下一个拿来说事儿的,一准儿是越南金融危机。

不管怎么说,五月,市场看空了--虽然,印花税降了,大小非解禁限制了。

A股市场在"4·22"利好刺激之后,反弹昙花一现。不仅如此,大多数板块没能给投资者提供正回报,各板块也呈现出与其迥异的分化走势。金融板块当月下跌幅度达15%,居跌幅榜首位;有色金属板块、餐饮旅游板块本月仍跌幅居前,仅有少数板块获得了正回报。

谨慎者转而看空,犹豫者转而观望,激进者转而保守,本来开始回归充裕的流动性一夜之间又转向紧缩,市场热点开始匮乏,板块轮动节奏越来越快,成交金额迅速减少,大盘从5月中旬开始步入下降通道。

技术分析者认为,"4·24缺口"成为牵制大盘走向的强大地心引力--从另一层意思来说,居然是"救市"政策导致了大盘下跌!?

当初激情澎湃的"救市"大讨论,今天却果真应验了那句千夫所指的"不救市"预言:

"回首中国资本市场近20年的发展道路,政府出于各种压力,过往亦不乏'救市主'行为,但与之相伴的只是一连串败绩。沉痛的教训早已证明,中国'国情'并未使市场运行背离基本规则。"

今天,"越南金融危机"阴影笼罩下的中国股市,反弹,还是下行?

黑色幽默之股评家:"红五月"吹成"黑五月"

要预言红六月,还得先看"黑五月"。一个据说有上亿人点击,每日数十万人浏览的博客,一位以"某某家书"闻名的股评家,从未放弃过反弹和"红五月"的期望:

1月22日《明天是抢反弹的最佳时机》

3月21日《不要把肉割在地板上》

4月28日《不会是简单的反弹》

4月29日《明天,最后的加仓机会》

5月5日《红五月比大家想象还要红》

名言:"今天早晨,我眼望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欣喜地写下'红五月将比大家想象得还要红'!"

5月6日《致春天的砍树者》

名言:"如果盘中跳水,恰恰是建仓的绝佳机会,4000点将在红五月中被轻松逾越!"

5月8日《你还不知道这次行情有多大》

名言:"我坚信4000点在红五月被轻松越过,而5000点也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

5月30日名言:"现在其实就是传说中那位在股市门前看自行车的老奶奶进门去买股票的时候!"

看完上面这一大段,不能不让人郁闷:这位全中国最著名的股评家,竟然没能把"黑五月"吹成"红五月"。"这种人不是无知,就是缺乏道德。"一位投资者痛批说,从6000点到3000点,这种一意孤行地唱多和空喊口号,只能误导那些将"钱途"寄托在博客和消息上的散户。

一些较为理性的网友评论说,仅凭此类博客的点击率,每天至少有数十万计的散户被误导。"可以说,散户的损失仅次于刚刚发生的自然灾害,这样的黑嘴难道不应该批驳吗?"还有网民揶揄说:"连看自行车的老奶奶都买股票了,咱确实该撤了!"看来,"黑五月"并不是一个利好政策就能改变,也不是某些"股评家"的鼓吹就能变色。不幸的是,在各大网站的股吧中,一道印花税政策又让无数已经消失了的"股神""还魂附体",当这些在股吧中点击率动辄超过数万、数十万的股评仍然大行其道时,一个个黑色幽默仍将继续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