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童牧野小说 |
关于长篇小说《财神的宝库》第13章
13.1。老辈和前辈
第13章原稿:
人间常是老辈谦让幼辈。仙界也是如此,财神爷爷谦让死神伯伯,死神到人间索命,常常伴随着财物的毁损。死神伯伯则谦让爱神姐姐,爱能孕育新的生命,抗衡死神造成的人口减少。
学林2006年版第47页第3行至第5行:
“人间常是老辈谦让幼辈”被出版社改为“人间常是前辈谦让晚辈”。
童牧野札记(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读者朋友恽建军来函指出:“老辈、幼辈是家庭、家族里的,特指年龄上的差别。前辈、晚辈比老辈、幼辈含义更广泛,工作上、社会关系上都可见到这种不是年龄的区别的辈份称呼。先入门、先工作的为大,是前辈,工作上、社会生活中的前辈往往是不会谦让晚辈的。”
第13章原稿:
因为我拜死神为伯伯,死神的吉祥数字,也就是我的吉祥数字。
学林2006年版第47页倒数第9行至倒数第8行:
“拜”被出版社改为“尊”。
童牧野点评(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拜:当面向死神行礼。死神许可,才可称之为伯伯。
尊:远距离单向尊而敬之。尊其为神,可。尊其为伯伯,没有死神同意,则不可。
此处应是两厢情愿的拜和受拜,不仅仅是尊。其他人敢“尊”死神为伯伯,早被死神逮走了。
第13章原稿:
死神伯伯死务繁忙,忘了自己是哪年哪月生的,只知道自己是13日下午13点13分生的,所以每个月的13日13点13分前后,我都要以午睡(装死),来默默地纪念他的生日。
学林2006年版第47页倒数第6行至倒数第4行:
两处“13点”都被出版社改为“13时”。
童牧野点评(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前者口语化,后者书面语。
在这部小说里,此处用的是口语。
第13章原稿:
我听了虽感意外,却觉得财神爷爷的这种说法,非常好笑也。
学林2006年版第48页第12行:
“非常好笑也”被出版社改为“非常的好笑”。
童牧野点评(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非常好笑也”是搞笑说法。“非常的好笑”是严肃的说法。
这部搞笑小说,被出版社部分地改成严肃的文学作品。
第13章原稿:
另外,死神伯伯比爱神姐姐高一辈,所以死神的吉祥数字13,排在爱神姐姐的吉祥数字14之前,财神爷爷您又比死神伯伯高一辈,您的吉祥数字排在死神的13之前,那就是12罗!
学林2006年版第48页倒数第11行至倒数第9行:
“罗”被出版社改为“啦”。
童牧野点评(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象声词“luo”,借用“罗”字。
读者朋友恽建军来函指出:“‘罗’改为‘啦’。‘罗’应写成:‘罗’左加‘口’字旁。或“囉”。但通常的电脑输入法字库中不收录口字旁的罗字。
第13章原稿:
这时,财神爷爷也开口了,原来财神爷爷和死神伯伯、爱神姐姐早已串通好了,想让我能者多劳呢:“我们希望您能够写出长篇小说《神仙三部曲》:第1部《财神爷爷的幽默故事》(童牧野注:后奉命改书名为《财神的宝库》),第2部《死神伯伯的怪诞故事》(后奉命融入《财神的宝库》系列),第3部《爱神姐姐的优雅故事》(后奉命融入《财神的宝库》系列),不仅献给地球上的人类有缘者,也献给老天爷,让老天爷愉悦愉悦。”
学林2006年版第49页第3行至第7行:
“长篇小说《神仙三部曲》”被出版社改为“《神仙三部曲》”。
童牧野札记(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读者朋友恽建军来函指出:“唉,又删除了‘长篇小说’。”
第13章原稿:
这时候,平地冒出一群土地公公:玉环土地公公、洞头土地公公、温州土地公公、合肥土地公公、上海土地公公,等等,等等,他们七嘴八舌地为我推卸重担,向财神、死神、爱神请安道:“诸神别来无恙!小神特来拜见。你们饶了童牧野这孙子吧,他已经很忙很忙,忙得够孙子的了。他答应为我们写的长篇小说《故乡三部曲》(又名《历史"现实"虚拟》,后奉命融入《财神的宝库》系列):第1部《故乡浙江的故事》(后奉命融入《财神的宝库》系列),第2部《故乡安徽的故事》(后奉命融入《财神的宝库》系列),第3部《故乡上海的故事》(后奉命融入《财神的宝库》系列),够他忙到2012年的……”
学林2006年版第49页第8行至第17行:
“小神特来拜见”被出版社改为“小仙特来拜见”。
童牧野札记(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读者朋友恽建军来函指出:“‘小神’改为‘小仙’。难道‘神’与‘仙’可以互通、互换,没有区别?最起码土地公公历来都被称为神,而没有被称为仙。”
第13章原稿:
我知道我齐头并进在写并且已经写了上百万字的这6部长篇小说,都能够提前完成,并且精益求精地反复修订(童牧野注:这些作品的标题和内容,后来都做了大规模的调整,详见第82章等)。
学林2006年版第49页倒数第7行至倒数第4行:
“这6部长篇小说”被出版社改为“这6部系列长篇”。
童牧野点评(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消灭书中任何标榜自己是“小说”的痕迹。这不能怨责任编辑,他也要面对来自各方的说法。出版社中其他有拍板权的人,未必相信一个原先炒股票、搞股评的人,能写出什么狗屁小说。
第13章原稿:
鉴于有的报刊一向只发表杂文不发表小说,所以我的小说每章3千字,在有的报刊上连载时,可随其便,任其删去小说中的铺垫、渲染部分,任其删去小说中的枝蔓、细节部分,若删得只剩小说中的议论部分,也就酷似短小精悍的杂文或语录了。
学林2006年版第49页倒数第2行至第50页第3行:
“有的报刊一向只发表杂文不发表小说”被出版社改为“有的报刊一向只发表杂文不发表系列连载”。
“我的小说每章3千字”被出版社改为“我的作品每章3千字”。
“任其删去小说中的枝蔓、细节部分”被出版社改为“任其删去内容中的枝蔓、细节部分”。
“若删得只剩小说中的议论部分”被出版社改为“若删得只剩下议论部分”。
童牧野札记(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读者朋友恽建军来函指出:“见到‘小说’就删、就改。是不认为《财神的宝库》是小说?还是认为作者写不出小说?”
试答:《财神的宝库》是大说。作者写不出小说,写出的尽是大说。
童牧野记于2007年3月5日。发表在:《后现代派小说家童牧野》博客2007年3月22日《童牧野小说集164版本差异13.1老辈和前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