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航天》白皮书暗示卫通被并确凿无疑

(2006-10-13 13:40:05)
分类: 批判是我的风格

    两大门户网站对卫通被并入航天集团一事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消息,让人不免引起怀疑。近日多人向我打听此事,询问结果大都持默认态度。

    但是,昨日看到国新办和航天集团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说到,中国政府在航天科技领域未来五年内将优先开展八个方面的国际合作。

    其中,涉及卫星通信或者说和卫通业务相关的方面的有以下三个:

    ——对地观测卫星数据的共享与服务,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全球变化监测与预报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航天测控网资源共享、互相提供航天测控支持等。

    ——卫星通信广播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应用,卫星广播电视应用范围的扩大,卫星导航定位相关服务。

    另外,该报告中阐述了过去五年我国在卫星通信方面的三个主要应用以及我国当前的卫星通信设施情况。

    1.卫星遥感。卫星遥感应用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应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应用系统的技术水平和业务化运行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设和完善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和许多省市的卫星遥感应用及论证机构。光学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积累形成覆盖范围广、时间序列长的多波段卫星对地观测数据资源,提供多种遥感产品和服务。在一些重要领域,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已投入业务化运行,特别是在气象、地矿、测绘、农业、林业、土地、水利、海洋、环保、减灾、交通、区域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土资源大调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2.卫星通信广播。卫星通信广播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应用产业已初步形成。截至2005年底,中国拥有国际、国内通信广播地球站80多座,全国共有卫星广播电视上行站34座,国内几十个部门和若干大型企业共建立了100多个卫星专用通信网,各类甚小口径终端站达5万多个。卫星广播电视业务的开展与应用,提高了全国广播电视,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范围和覆盖质量,卫星通信广播技术在“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村村通电话”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卫星远程教育宽带网和卫星远程医疗网初具规模。中国作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成员国,已建成覆盖全球的海事卫星通信网络,跨入了国际移动卫星通信应用领域的先进行列。

    3.卫星导航定位。通过“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利用国内外导航定位卫星,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服务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卫星导航定位的应用范围和行业不断扩展,全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规模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基础测绘、工程勘测、资源调查、地震监测、气象探测和海洋勘测等领域。

    而这三大领域基本上是中国卫通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从一个侧面说明,航天科技集团已经把卫通过去的业务发展算做自己的一份子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该白皮书以及近年来我国在航天领域的突破说明我国将继续加大力度发展航天事业,在这种情况下,把卫通并入航天科技集团就理所当然,有航天科技集团注入更多资金,以航天事业为主要服务,同时提供卫星广播以及白皮书中所提到的相关业务将是未来卫通的发展重点。从这一点将,卫通并入航天集团应该说是一个好事情。我个人认为,从白皮书所透露出的诸多卫星通信方面的信息应该可以说明卫通的走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