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峰hiphone
海峰hiphone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766
  • 关注人气:12,8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科换标能换出多少新意来?

(2006-10-10 10:32:16)
分类: 批判是我的风格

思科换标能换出多少新意来?

(老百姓不喜欢系统,喜欢简单,不知道思科是不是这样理解的!)

    知道思科要换标将近两个月了,没想到在国庆节休假期间就换了。说实在的,这几年换标问题已经十分普遍,已经引不起什么大效应来。和五六年前相比,LOGO似乎没有了往日的重要性,说换就换了。记得02年电信分家,和英特尔杨旭一起被堵在门口,顺便就谈起了LOGO的事情,杨旭当时就表示,LOGO是一个企业的身份证,非常重要,不应该随意去换。但是,去年英特尔自己也把LOGO换了,当我再次问杨旭LOGO的时候,他说对英特尔的影响很小,因为英特尔已经是一家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了。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之后,中国联通、华为甚至普天都陆续换标了。尽管各自对其LOGO进行大范围的宣传,也给予了新时期的新含义,有的是为了国际化战略,有的是为了革新面貌,而且LOGO的确比以前漂亮了。但是,除了各大媒体得到不错的广告收益之外,对企业自身的影响有多大不得而知,至于是否对业务或者产品销售起到多大作用那就更不得而知了,但总体上来说,这几年换LOGO的,钱花了不少,但没看出来有多大的变化,你还是你,他还是他。

    因此,对于思科而言,换标不是什么大事,关键是要看换标之后的行动,看换标之后的行为是否和换标时说的一样。否则,那可真是缺乏创意了。

    思科换标的目的说是为了要进军消费类市场,应该说主要是家庭市场。

    但是,我想思科不会去做冰箱,也不会去做彩电。思科要做的无非就是网络的延伸,个域网或者可以说是家庭网络市场吧。

    这应该说是一个趋势,当广域网、城域网、企业网日渐完善,竞争日趋激烈之后,网络的下一个重点就是家庭就是个人。在个人上,移动网络已经占了先。尤其是以手机为代表的个人网络终端成为个人网络最大的消费品。也造就了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企业的辉煌。甚至移动音乐让苹果有了第二春。

    这几年,围绕个人和家庭的终端设备台式电脑、笔记本以及电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具备了通信功能。英特尔利用迅弛技术把笔记本的普及速度提升了好几倍。而IPTV的出现有引起了电视的新一轮革命,尤其是电视和电脑的融合。这样,围绕家庭和个人就引发了新的机会。

    思科就是看到这样的机会,迅速的出击。希望能够在个人网或者家庭网络市场占据先机。

    事实上,思科已经尝试了一段时间。LINKSYS在家庭网络的成功就是一个先例。之后,思科收购亚特兰大公司,看好其机顶盒等IPTV技术。可以说,思科在家庭网络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当然,能够率先在家庭网络上投入的人肯定都是对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有一定基础的人,因此,这类人在选择家庭网络设备的时候也就比较注重品牌,而思科在这些人的眼里已经是不错的选择,因此,换不换LOGO不是他们选择的重点,关键是看思科在家庭网络设备市场有那些产品,价格如何?思科真正需要做的是研发出更多的适合个人和家庭网络市场的产品来,既要保证质量,容易使用,而且要有很强的价格优势和服务优势。家庭网络市场的服务其实远比企业网市场和运营商市场的服务复杂和麻烦。这是消费类电子的特点,为了一台价值300块的无线路由器也许你就的上门一趟,这和对一台数万美元的路由器服务成本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思科拥有优秀的服务团队,但如果真正进军消费类市场,就必须重新建立服务团队和服务意识。这里要强调的是服务意识。这一点上,思科也许应该向中国的海尔学习学习。

    有意思的是,我可能会拿着坏了的手机到手机维修点去修。但是,如果家里的无线路由器或者机顶盒坏了的话,那我只能打电话让你上门服务来。这就是家庭消费类产品的服务。

    当然,思科除了我上述简单的几个家庭网络产品外,还有很多好东西,比如IP电话,也许到一定的时间,它也会走入家庭。因为,家庭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也将日趋紧密,哪个时候,统一通信也许也会考虑进入家庭市场。总之,围绕个人网络和家庭网络,依靠思科在整个网络环境中的实力,拓展整个网络环境,推出适合家庭网络的优秀产品,在渠道和服务上下功夫,思科进军消费类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但是,这不是靠换标就能实现的。思科要想在消费类市场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必须做出更大的变革和创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