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泥头车司机骆效记的庐山真容
终于搞到了骆效记的身份证复印件。
我想,肯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一定想看一下这个魔鬼司机到底是什么摸样。

李亚坤 18:33:10
比较和气的样子
独风孤雪
18:34:11
这人喜欢看武侠小说
独风孤雪
18:34:23
平时是个书呆子摸样
独风孤雪 18:34:48
唉,杀起人来,就比职业杀手还厉害
李亚坤 18:35:04
这种喜欢看武侠,又沉默的人最可怕了
李亚坤 18:35:59
侠士都是自己去寻找正义
这是我和同事的一段对话。你有什么样的观后感,请各抒己见吧。
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骆效记生日是“1月11日”,案发前孑然一身;骆效记的吃人泥头车车牌号加上骆效记的出生年月,一共3个“4”。
翻越毕业墙
读财经的封面文章,地权回归,第一次比较清晰地厘清了土地承包权演变历程。忽然发现,去年这个时候做的宜春征地怪现状,不过是纷繁的征地怪状中的冰山一角。“政策”不敌“对策”,联系到亲身的经历和见闻,这种理解是刻骨铭心。事实确如很多人所言,当你谙熟事件背后的规律时,对单个事件的解读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我想,这就是古人说的,不但要知其然,还应该知其所以然。只有在理解事件或者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后,方能对个例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肩周炎
做新闻,有时候会为稿子加班加点,熬夜写稿,甚至通宵达旦。见到呕心沥血的文字付诸铅字,会无比兴奋。
很少去考虑过这样高负荷工作有可能会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因为自认尚年轻,身体没问题。想不到,过于忽视的问题,已经在试图敲响警钟。
始发于半个月之前的肩周炎,出差珠海的10天内如影随形,这两天有愈演愈烈之势。痛处,由最初的左肩,蔓延至右肩,晚上躺着睡不着,侧躺也不行,到昨天,甚至贴上了止痛的膏药。
但效果仍未显现。
真有点小小的恐惧。和好多前辈交流,知道他们或多或少被各种职业病折磨着,甚至到了出差的途中,还会去找盲人按摩店缓解痛处。
我才毕业2年。
新闻也刚上路。
毕业墙
几十个人,被大巴拉进一个山坳,手机信号时有时无的地方,搞拓展训练。
原本抱着玩玩的心态,临走时,才发现,每个项目,确实有它的意义在里面。
电视上很早之前就看过信任背摔的团体项目。当我第一个倒下去被10双手接住,我感受到了力量。
我恐高,就连靠近长江大桥护栏,都会双腿颤抖。看着前面的同事敏捷地爬上离地好几米高的半空,再迅速地跳过不到一米间隙的断桥,自以为这个项目应该很容易。等我爬上去了,双脚在不停颤抖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现实并不与想象中那么简单。当然,我没有做逃兵,尽管跨过去经历了一番心理煎熬,但最终我还是战胜了自己。这是一次有实质意义的挑战。至少证明,在遭遇困难时,我并不是一个临阵脱逃的人。
最后一个项目,是翻越毕业墙。
4.2米高的墨绿色墙壁,不能借助除了队友之外的任何外力,要爬上去,在行动之前,我心理预期是不可能完成。
但最后,看着最胖的队友都被墙上的起重机拉了上去,最后一名队友紧握一名队友的双腿,成功上墙之后,整个团队欢呼了。
团队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我想,如果团结的话,应该是无限大。套一句广告词,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