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行摄
行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19
  • 关注人气:6,5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姑娘山散记(12) 双桥沟

(2007-12-22 01:42:35)
标签:

旅行/见闻

四姑娘山

成都

见闻

旅行

图片

视觉

摄影

自然

美图

休闲生活

分类: 四姑娘山游记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双桥沟进去过两次,都是时间比较早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限制外面的车进入,可以直接进去一直开到头。由于还没有更多的开发,镜头里面没有太多的人,一切的东西都还倾向于保持比较原始的状态。当然,不方便就是照片都是用的胶卷,又没有经过专业的底片扫描,以致于转成数字文件的质量差了一点。
    双桥沟长34.8公里,现在里面有专门的旅游车了。比起海子沟或者长坪沟需要骑马或者步行来说,这里的现代化气息更浓了一些。往往人们不喜欢在原始的风光中夹杂很多现代的元素,这方面比较有名的败笔就是张家界的一个修在山上的垂直电梯式的缆车,完全破坏了原有的景观风貌。不过在双桥沟这里,通了公路也是一件好的事情,只要买了门票和车票进沟,只要自己愿意,就不会再有别的花费的风险。相比去长坪沟,海子沟骑马来说,这里可是安全多了,没有被宰客的风险。说实话,从一开始到现在,骑马进沟就总是发生各种各样的纠纷。经验是一定要事先说好到什么地方,多少钱,包来回。一般来说,按照管理处的马票的价格是到不了沟里面最精华的地方的,后面一段要自行和牵马的当地人讲价,最好是先说好价格,而且对沟里面的地点名称要足够清楚,以防被有些人蒙。唉,反正这方面四姑娘山是真的做得比较差,网上的抱怨的帖子海了去了,管理跟不上怎么都是麻烦。大家都认为风景很好,但是要是不幸遇到了宰客的,心情当然也会受影响。希望当地管理部门能够真正把健康的旅游秩序建立起来。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书归正传,双桥沟里面主要的看点是看山,而且沟里相当的大气,空前很是开阔,这和长坪沟大多在林子里面转来转去有很大的区别。进沟的不远就看见前面的日月宝镜山。山在云雾的笼罩之中,镜面在哪里自然是不得而知的,发挥发挥想像吧。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沟两侧沿路都有5000米以上的高山,终年积雪,直插云端。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相比较另外两条沟而言,双桥沟也是能见到雪山最多的沟。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不仅仅是山,清澈的溪流基本上贯穿整个双桥沟。蜿蜒的流水在山谷中间穿行,让静态的山多了无数动感的元素。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在山间平坦的地方,流水冲积出大面积的湿地。人参果坪的溪流上面,古朴的小桥横在溪水中间。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湿地上面长满了青青的草坪,孤独挺立的松树渲染出了天地的广阔。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青山绿水之间,是伸手就能触摸到的大自然。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草坪之上,野花灿烂。草坪的边缘是丛丛的沙棘林。两侧的山体上生长着完全不同的植被。一侧是郁郁葱葱的松柏林,而另一侧则是纯净而没有一丝瑕龇的高山草地。那嫩嫩的青草可是牦牛们梦寐以求的美味。更远处,沟尽头的雪峰连绵,透出一片肃静的气氛。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转过这片山,后面就是沟的尽头了。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沟底的雪山脚下,是大片的牧场,起码当初去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草地的边上支起的木头房子里面居住的是当地的牧民。进屋闲聊中居然意外的发现,他们居然和我是同姓,而且如果按照名字当中的辈份看,户主还和父亲是一辈的。或许两者之间真有某种联系,抑或是很多年前族人中的一支跋涉到这里来了。喝了一碗新鲜挤出的浓浓的牦牛奶,这才知道平日中我们喝的所谓纯牛奶中究竟有多少水分。此时的屋外已经下起了大雨,屋里面正好围着火堆烤火,这真是三伏天烤火啊。山里的雨来的快,去得也快,很快,大雨变成了细细的毛毛雨了。
四姑娘山散记(12) <wbr>双桥沟
     屋外,就是高耸的牛心山,侧面雪山上则是星星点点的终年积雪。或许,等到秋日之中再游双桥沟,既避开了雨季,又可以体会艳丽的秋色,那或许才是最美的季节。只是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实现这个心愿了。期望到了那个时候,沟里还能保持住当年的那份纯朴和原始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