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02:有两个职业一直十分迷惑我:一个是间谍,一个是破译家。间谍有大牌明星的一面,住五星级宾馆,开劳斯莱斯,坐头等舱,甚至还有私人游艇和飞机。他们风流倜傥地穿梭在空中、地上和水上的各类豪华场所,脸上总是挂着自信而诱人的笑容,然而夜幕下,他(她)们的每一个睡梦都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一个间谍留下了这样的诗:清晨醒来/看自己还活着/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命悬一线,这就是一个间谍的生死秘密,他(她)们就这样度过并迎来每一个白天和夜晚。相比,破译家束之高阁,门外面有重兵把守,抽屉里有各种保健良药,生死之虑几乎是无稽之谈。然而,牢靠的生命背后是生不如死的生存境遇,日日枯坐,夜夜冥想,生命像不是用来生活的,而是用来等死的。如果说间谍在生死之间还有浪漫、风情的一面,那么破译家连类似的想象都不会有的,有的只是暗无天日的沉重和煎熬。
破译密码,是一位天才努力揣摩另一位天才的“心”。这心不是美丽之心,而是阴谋之心,是万丈深渊,是偷天陷阱,是一个天才葬送另一个天才的坟墓。俗话说,一人藏,万人找。破译的本质是不可破译。正常情况下,一部高级密码在保险期内被破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超过保险期的破译,其价值又为零。密码的了不起就在于此。破密家的悲哀也在于此。在人类历史上,葬送于破译界的天才是最多的。有人言,能够把一个个甚至一代代天才埋葬掉的,世上大概也只有该死的密码,它把人类大批精英圈在一起,似乎不是要使用他们的天才,而只是想叫他们活活憋死,悄悄埋葬。
这一切是我的心理现实,也是我写《解密》和《暗算》的“源泉”。
对一个文学写作者来说,内心的现实比现实中的现实更重要,而对中国的作家来说,明白这一点似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