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单位”

(2018-10-29 11:37:08)

书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单位”

 

作者:严辉文

 

戏殇。楚剧团之殇。楚剧人生之殇。

生存的艰辛,美好的凋零,生命的摧折,爱的折磨和痛楚。看到动情处,忍住涕泪流。

这就是《戏殇》,我市青年作家张慧兰的长篇力作。

小说开头不久,文化局长樊良栋,分管文化的副区长贾成彪先后出场,连两人曾同为楚剧小生,是竞争对手并且是情敌关系,都一并作了交待。看到这里时,我还曾为作者捏了一把汗,千万别写成了官场小说——当然官场小说也没什么不好的,但依笔者的偏见,一个对文学那么钟情又只能靠业余时间写作的人,怎么忍心专注写官场小说呢?

还好,没有整成官场小说,因为作者知道怎么写典型环境下的典型“单位”。

楚江市莲城区楚剧团,正所谓典型环境下的典型“单位”。仅仅说出这个名字来,知情的人就知道,接下来必然是一部苦戏。楚剧是湖北的传统地方剧种,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正如其悲凉惨戚的唱腔设计一样,在城市化现代化转型中,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夹击下,必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戏殇》就是通过小说的戏法,再现楚剧艺术自身的困境,毫不为过。

《戏殇》的成功,得益于真诚的现实主义书写。在GDP主义所主导的跨越发展语境下,文化事业的位置常常是较为尴尬的。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叫做,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而莲城楚剧团无疑就是尴尬中之最尴尬者。因为他们既要传承传统剧种,又被推到面向市场改革的风口;既要推陈出新,又要培养和留住新人;既要发展事业,又要养活人头。于是难免会出现各种难堪的局面。

小说就是一部关于戏剧的故事。作者构思巧妙,环环相扣,戏中有戏,戏外有戏。剧团学员没有财政供给,春节刚过就为工资问题上访,文化局长樊良栋亲自到现场做工作,而开年上班第一天就上访,无疑让樊局长的上司贾副区长大为光火。局长为了缓解上访问题,难免要作出一些让步和承诺,这些让步和承诺,让贾副区长斥责为随便表态。文化局长樊良栋,一开始就被置于对上对下两面不讨好的境地。

即便这样,也必须直面问题。剧团要生存要发展,几十号人要养活,不让他们上访,就得安排他们唱戏。安排他们唱戏,就得先解决生计问题。一连几月发不出工资,连排演场所十分破旧,剧团员工想不人心涣散都难,旷工的、打架的、吸毒的,各种糗事接连不断,这都是可以想见的情形。而所有这些问题,大多数并不是文化局长一出手就能解决的,甚至于难免让樊良栋局长穷于应付,一度局面被动不已,更别提贾副区长的明里暗里使绊了。好在作为楚剧演员出身的樊局长,心中自有主心骨,看准了剧团的改革发展之路。在多方奔走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力主开辟月末剧场和商业演出渠道,力求既解决剧团员工的生计难题,又解决剧团有为有位的发展难题。

剧团自身的戏,是明故事,楚戏之外,还有暗故事,即感情戏。副区长与局长权力较量的背后,权力与爱情还搅作一团。贾成彪、樊良栋、冯玉音年轻时,都是莲城剧团的名角。贾成彪曾深爱冯玉音,后来却是樊良栋、冯玉音走到了一起,贾成彪失落之际离开剧团,另辟蹊径,找到了可靠的靠山,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感情戏即人生戏。多少年过去,这场感情纠葛并没有中断发酵。在一次演出中,冯玉音视为己出的剧团女学员秋泠,偶然被贾副区长相中。一时间,他从年轻女演员秋泠的身上看到了年轻时代追求未果的冯玉音的影子。从此,他千方百计接近秋泠,借到云南公务考察之机,竟然强迫樊局长安排女演员秋泠、夏花同行。通过接近秋泠,贾副区长仿佛找到了冯玉音的替身,并且反观自身的政治联姻悲剧,不可遏制地燃起了迟到的爱情之火。正如读者们所看到的,这样一场不伦之恋,必然是一把爱与伤害并施的双刃剑。最后秋泠自杀,贾副区长出走。

典型环境下的典型“单位”,是作者在《戏殇》中的尝试,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典型人物身上。《戏殇》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写出了人生旅途中深深的无奈。

比如楚剧的无奈。秋泠、王阳庭,都可谓楚剧新星,他们爱楚剧胜过爱生命。然而,剧团常常连工资也发不出,没有财务自由,在某种意义上,爱好就是伤害。王阳庭一度跳槽谋生。秋泠偏偏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养母有病,养父嗜酒色财。外在环境的恶劣叠加,最终成为压垮楚剧希望之星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如公务员的无奈。樊良栋长期带病工作,却把积蓄的13万元送给意外受伤的剧团团长治病;为了工作和事业,他和夫人冯玉音连孩子也顾不上生养;为了剧团的生存和发展绞尽脑汁,有时还置尊严于不顾。无论怎么看,也算一个好干部吧?然而并不。在剧团,有职工指着鼻子骂他不是好人,甚至于后来还被人揪住几条罪状,告到了纪委。从纪委回来后,十分爱惜名节的他,甚至还亲耳听到了广场吃瓜群众对他的非议。

比如爱情的无奈。樊良栋身在官场,又自有家室。偏偏从年轻时代起,就遇到了徐惠芳这样对他爱得死去活来的狂热粉丝。哪怕几十年过去了,徐惠芳一直不掩饰、不逃避这种得不到又不愿失去的爱。

比如生命的无奈。樊良栋一心想为剧团发展,为文化事业做一点实事,一心想和冯玉音白头偕老,但是肝病却像恶魔一样,对他死缠不放。让人生充满了遗憾、变数和叹息。

《戏殇》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太写实了。真实得像是毫无虚构的生活本身。我不知道这对于作者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附:《戏殇》

张慧兰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82月第1

定价:38



1028湖北日报文艺评论: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81028/hbrb329087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