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企业都强调执行力,但工作还是总经理/老板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于是培训公司的提高执行力的课程非常火爆,企业请进来走出去,花钱让中高层管理人员接受各种提高执行力的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听课时心潮澎湃,回到公司工作还是老样子,为什么?老板困惑了,如何才能提高执行力,成了许多企业老板或高管的期望。
我不喜欢单纯讲理论,不讲大道理,我喜欢深入浅出,结合实际讲小道理,下面简要说说我是如何帮助企业提高执行力的。
民营企业从小发展起来,人员素质和技能大多存在先天不足,你不可能全部更换,必须指导这样的人员去完成既定的目标,这就是企业管理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否能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因才施用地去推进管理,是对管理顾问的最大考验。
执行力是什么?执行力就是按照时间和要求达成既定的目标,每个员工、每个部门、每个公司都能这样达成既定目标,整个集团的执行力就非常好。许多企业执行力不足,往往是因为上级管理者不尽心尽责,对下级要求不严格,方法不得当,责任界定不明确,没有做到责任层层到人,没有有效的奖惩手段,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一句话:执行力不行80-90%的原因在人的责任心,10-20%的原因在人的能力和技术工具。许多研究学者喜欢把执行力搞得很神秘,不完善整个管理体系,执行力就难以得到改观。我认为:只要人人都认真履行了责任,管理系统自然会发挥作用,关键是各级管理者是否尽心尽责。
我从两方面来改进集团的执行力,一方面是紧抓计划管理,另一方面是紧抓人员管理,双管齐下,很有成效。
我一方面从抓计划管理入手,引导和培养管理者关注集团目标和职能意识,达成计划目标才是检验执行力的最好参照物。
以前工作是靠集团领导布置,一般通过例会、随机布置,开会事先不作准备,会上由各部门负责人谈近期工作,领导根据自己的看法,确定任务内容,提出要求;这样做很不系统,领导想不到的事就会遗漏,等领导想起来了,都成了紧急的事,仓促应对;工作目标的达成要靠领导督促,督促不到就完不成。
我引导教授集团的中高管们如何围绕目标制定计划的方法,在执行过程指导督促,养成他们依靠计划预算牵引工作目标和方向的习惯。这样,各级管理人员就能按照既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分解成月计划和周计划,以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来思考完成任务的方法和工作部署,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自身克服困难和履行职责的能力,起到集团职能的中流砥柱作用。上级管理者要认真审核下级工作计划,避免防止他们的计划有形无实,工作避重就轻;
我另一方面从抓人员管理入手,重点在责任心、工作态度和能力等三因素上抓对工作和人的促进转换。
以前上级埋怨下属没能力,下级认为上级要求多变,没有标准,而且许多工作没做过,缺乏经验,没自信,害怕上级批评。
我经过长时间管理实践,总结出抓责任心、工作态度和能力来提升执行力的方法。我的实践体会:人的能力是在不断克服有挑战性的困难和工作难题中锻炼出来的,在能力不足时,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做工作时一定要盯住目标效果,工作态度要积极主动,要不畏困难,使出120分的力气,想方设法地去努力工作,再学习点方法,在不断克服有挑战性的困难和工作难题的过程中,人的能力就自然提高了,经验就积累了;如果仅强调客观因素,忽略人的主观因素,即使有好的管理技术工具,由于人缺乏责任心,处处为自己着想,工作态度也不积极,等着天上掉馅饼,又能力不足,执行力肯定不会好。
在年度经营目标、月计划周计划和部门/岗位职责的指引下,我将工作责任和压力都加到每个管理者身上,上下级环环相扣,运用每周例会为手段,对责任心和工作态度表现好的干部提出表扬,当众分享他的体会和经验,对表现不好的干部提出批评和鞭策,让大家引以为戒,并指出改进方向和要求,不断建立管理人员做工作的自信,经过这样对干部的大胆使用,半年后,他们已经承担起以前不敢想象的工作责任,做到让老板和集团下属公司管理人员刮目相看的事情,履行起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非常了不起。
我通过抓计划管理和人员管理,双管齐下,人还是原来的人,工作还是原来的工作,集团总部每个月都有变化,要求不同了,方法不同了,人的责任感和精神面貌不同,不用集团领导冲锋在前,工作也能完成的很好,执行力自然就提高了。
人们在执行力的理解上有一个误区,有许多人在描述自己能力上喜欢说“执行力强” ,这是谬误,在企业活动中,执行力一定不是指一个人的行动力,而是指群体的行动力与目标效果之间的关系,有行动达成既定目标就表现了好的执行力,有行动达不成既定目标就反映出执行力不好。管理者就是要组织一群人行动起来达成既定目标,你总能言必出行必果,这才能证明你的执行力强。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