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狭颂》之奇
(2024-12-11 10:16:58)
标签:
文化历史教育随笔旅游 |
《西狭颂》之奇
《西狭颂》为东汉时镌刻的摩崖石刻,所在之地,东汉时归益州武都郡下辨县,今属甘肃省陇南市成县,位于成县城西之抛沙镇,踞天井山的鱼窍峡之西狭中段(庄子山冈至青龙头段)南侧面北崖壁(即阴面)上,去谷底约10米,因其位置而称《西狭颂》或《西峡颂》。。
往者为文,皆称美《西狭颂》之隶书,或颂武都太守李翕之善政。在我看来,此二者不足以令摩崖《西狭颂》为石刻之明珠。
其所以能为石刻之明珠者也,我以为,在于《西狭颂》具有4项奇异之处。
首先,该摩崖石刻历经1800余年风吹日晒,灾难兵燹,居然保存完好,碑刻字体清晰如故,实在是奇异之一也。东汉时镌刻的碑石,至今基本都是字迹漫漶。据《西狭颂》所在地抛沙镇政府门户网站介绍,古摩崖石刻依旧神采照人。
其次,常见的摩崖石刻,往往是字大而少。《西狭颂》之刻字并不大,而且字数较多。因字小而多,镌刻崖体为花岗岩,石质坚硬细密,故攀岩刻字的难度极大,乃石刻又一奇异之处也。
其三,《西狭颂》不仅是刻字,还有线刻图画,风格类似“画像砖”,此奇异之三也。
其四,《西狭颂》的叙事与历史之间,谜团重重,此奇异之四也。
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当政时,建宁三年(170),李翕出任武都郡太守,主持修建的西狭栈道。仅一年,镌刻《西狭颂》,纪念西狭栈道完工并颂扬李翕善政。很难说,这么快的施工速度之下,没有过度役使民夫的原因。值得注意,汉灵帝光和七年(184),黄巾之乱发动,两事件仅间隔14年。
传说,北宋末年,有一樵夫砍柴时,偶然发现了《西狭颂》。人们猜测,由于刻石位于凹陷的山崖中,避免了阳光直晒和雨水冲刷,又地处偏僻,被藤萝遮蔽,更因下有黄龙深潭,险峻异常,常人难以接近,故此《西狭颂》得以完好保存。此说不能尽显“完好保存”之原因,尤其是经受长期地质变化。
《西狭颂》之所以能光彩依旧,有5个原因。当地未出现地震灾害,无山体滑坡、泥石流之类次生地质灾害;山体坚固;石质坚硬而稳定;受到遮蔽,减少了日晒、氧化、风蚀、雨淋,风化速度很低;地势险峻,较少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特别是很少受到捶拓。
因此,我以为,《西狭颂》是石刻中的一颗明珠,并且不应低估其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