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论10 怎样才能够学到真功夫?
(2014-07-06 22:00:13)
标签:
太极拳内家拳功夫 |
分类: 龙城内家拳企鹅步核心技术 |
功夫论10
怎样才能够学到真功夫?
龙城飞将 旭日东升
许多朋友在与我们的交流时提到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确实是困扰国内大部习练太极拳的人们。实际上不止如此,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习练武术其它门派的人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在国内习武者芸芸,得真传者寥寥。
实际上,武术的真传就是掌握了“神、意、气、力”这四个字,掌握了这四个字协调。但这确实是太难了。近来,我们开始尝试用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来解释这四个字。
对于普通人,不需要对上述三门现代体育的科学掌握很深,只要根据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就可以了。
掌握真传,首要的条件是极大的兴趣和爱好,以及顽强的性格。这个因素,可以用运动心理学解释。事实上,学会太极拳,首要的不是其它,就是两个力。一是动力,就是极大的爱好。二是压力。被某种压力所迫,一定要掌握这门技艺,性格中有坚强的一面,有坚忍不拔的因素。
这是从我学拳得来的结论,也是我们研究武术大师们成功的秘诀。我自己小时候学拳,首先来自不得已。我们小的时候物质条件很差,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体育运动,学校每周都有体育课,讲一下篮球、再讲一下排球、再讲一下乒乓球,下课之后没有条件,也就没有什么体育爱好。下课后有人玩篮球,当时我个头小,跟着玩几下,投球扔不远,近距离扔不进去,反而是细嫩的手指头几次被冲过来的篮球直直地顶了几次,疼痛难忍。
当时正值文革,社会秩序比较乱。我们小学生下学回家,经常会受到无赖的围堵欺凌。有次我被三个低于半头的小孩子围住,这三个小孩人虽然小,心却是很坏,三个人一齐上来把我欺负得没办法。从那以后,决心学武,防身。我对武术的兴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培养起来的。武术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对时间的要求也不严,对费用的需求也最小。再往后,长成年轻人,遇到事情挨过打,也奋起反抗把欺负我的坏家伙们狠狠地教训过,由此越发感觉到武术的重要性。
最初学的是长拳。后来读大学,读研究生,工作,武术用不上了。年纪大了,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遇到坏人欺负的时候奋起反抗,所以很多年把武术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还在按着一般武术教程,一招一式地练。但是很长时间并没有明显地增长功力。
后来有机会学太极拳。跟的老师是有点功夫,和他试手我们当年是挨打的份。一是他年轻,年轻我们二、三十岁,二是人家得了真传,这可是了不得。但我们跟着学了很长时间,功夫总是长不到自己的身上。我们曾一次一次地问自己:到底是自己笨,还是老师不教。
我在学拳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甚至为了尊重老师还付出了自己的尊严,到头来却是浑身上下什么也没有。我本来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在几个领域都是专家级的专业人员,唯独在太极拳领域却是一无所获,心里实在是不甘心。我也一次又一次地问老师,原因在哪里。老师的回答是很确切的,跟着老师拜师以后的学生最终能学成的最多只是百分之一、二,学不成的不是老师的责任,而是学生的问题。
得到这样的回答,心里仍是不甘心。我无法承认自己在太极拳领域却学不出来东西的事实,特别是在受到一些侮辱的时候更是下定决心抛弃过去所学,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探索。
先从拳论入手。按照拳论所讲,尝试着去练,慢慢地有了一些不同的感觉。再看拳论,再去练拳,再有进步。越练越有兴趣,越练越有进步,越练越增长信心,就这样,日积月累,功夫逐渐到了身上。实际上,也就是逐渐掌握了运动规律,更主动更自觉地按照运动规律练拳。
以后,我学会了抓住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练习太极拳。写毛笔字、开车、排队、逛商场、读书、睡觉,我都发现了可以练拳的机会。当我把这个体会写出来后,许多朋友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这是覆他们心中的常识。他们曾经以为在拳场上或者操场上才能练拳,哪知道还能这样练拳。实际在我拳场上练拳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是这样练拳,边看拳论边练,才有了后来长足的进步,才有了对太极拳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想掌握太极拳真功夫,你只有一定要把真功夫学到手的强烈的信念,才会花心思去钻研里面的规律,才会不停地换着方法实践如何才能使功夫到自己身上,才会行走坐卧皆太极,才会天天想着它,练着它,坚持不懈地由量变产生质变掌握并熟练这一们技术!
如果学会这样练拳,不拜师同样可以掌握真传。所以这里最主要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因素。我曾经想把几门武术学到手,想去学一种著名的棍法,想去学几种著名的拳法……待我从视频、资料上了解了他们的内容,待我掌握了太极拳运动的规律之后,我才真正地发现,这些不同的武术原来是一回事,正所谓“天下武术是一家”。当你从一门武术掌握了武术运动规律,你也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其它门类的武术。当你掌握了一种兵器的规律,也就可以掌握其它兵器的规律,可以掌握其它门类武术的兵器的规律。所以,原来想去学的几种武术现在可以不用专门去学了,看看它们的视频就大致了解了其主要的内容。
想得到真传的朋友必须具备第一要素,这就是必须有想学、爱学、不得不学的心理状态,必须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其二,如果有些武术基础,又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拳论、视频、图书以及与人有交流等自学成才。如果没有这么强的自学能力,则可以找一个明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拳理弄明白,这样才可以较快地进步,不要重演“太极十年不出门”的悲剧。
2014/7/6
关于功夫的理论
龙城飞将 旭日东升
功夫论 目录
功夫论1 太极推手的三层功夫2012-01-10
功夫论2 如何体现推手的功夫?2012-04-11
功夫论3 世界太极拳冠军与真功夫2012-04-15
功夫论4 “心脑不接”是太极的啥功夫?2012-08-22
功夫论5 什么是太极拳的功夫?2012-09-18
功夫论6 在似挨非挨中增长太极拳的推手功夫2013-01-05
功夫论7 练成真功夫需要几十年?2013-02-25
功夫论8 功夫的两个方面2013-05-08
功夫论9 从哪里入拳?——怎样练拳出功夫最快2014-04-20
功夫论10 怎样才能够学到真功夫?2014-07-06
功夫论11 怎样练武术的功夫?2014-09-22
功夫论12 功夫的增长是一个过程2014-09-30
功夫论13 拳打万遍功夫自现?2014-10-03
功夫论14 太极推手能不能长功夫?2014-10-04
功夫论15 松肩不是太极的功夫2014-12-28
功夫论16 功夫与智力2015-06-17
功夫论17 功夫与年龄2015-06-18
2015/6/2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