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丁的新书《顺从得令人发指》终于要出来了,相较于这家伙一泄如注的才华而言,实在是憋得太久了。我也终于可以将替他写的小序隆重推出了,但愿不要影响该书的销量———
“可以滚蛋了”这句话可以从阿丁的书里找到,我从我对面看着我自己,脱口而出。
然后我提醒我自己,这是在为他人作序,不是在给自己打工。所以还得紧扣本书叙事,展开宏大主题。
一旦主题确定,到处都是被偷的斧子。像当年的狂人一样,我在阿丁这二十万字里行间,看到的全是滚与不滚的无尽纠缠。
一定要在庙堂里滚来滚去,这是刚刚站上天安门东侧台阶的孔子的理论与实践,后世徒孙们学得不错,直到今天仍在发扬,比如“国考”,汹涌而严肃,像个巨大的笑话。记得那谁谁说过:别装成现代人的模样,以为和古人是两个物种。
如果不出意外,这部书的副题应该是“中国文人的B面”——这显然是阿丁顺手拈来的小聪明,今为古用,不算骂咱们大家的祖宗——你以为另一面应该是个A了吧,结果还是个B。说今古文人都是答题卡专用铅笔的型号,打击面过大且有伤自尊,但文人们习惯性地硬度不够且黑度超标,这确是个靠谱的结论。
那么,多硬才算硬呢?这却是道主观试题,并没有标准答案。至少我觉得,无论你多黑吧,总得有点硬骨头,否则连黑的事业你也做不长久。太软的文人,阿丁称之为软体动物,王小山则反讽曰:他甚至有点喜欢那些死不悔改的坏蛋(大意如此)。如果认字就算知识分子的话,我和你都是一分子,太平拳多少都打过,关键时刻冲不上去也可以归因于老婆孩子、房子车子,大善大恶都离我们有点远,让阿丁领路,围观一下这一百多位趣味文人的趣味故事,亦是雅事一桩。
本书的副题有点“二”,正题则让我高山流水了一番。在咱们这个以“成功是检验男人的唯一标准”的神奇国度,渺小的我实在是太日理万机了,认真读过不超过十本外国小说,居然包括前苏联作家巴别尔的三本,这是他作品的全部。本书正题引自巴天才的一句话:“对于坐牢和审判,我们都顺从得令人发指。”
我清晰记得若干年前初读这句话时的感触,不装B地讲,两个成语:如芒在背、如梗在喉。之前台北当局的龙应台局长也说过类似的话: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涉嫌道德批判,就没有这种感同身受。针对这句虽不为大众所知但绝对超级NB话,值得搞一个造句接力,一直接到2011年的今天:对于叉叉、叉叉和叉叉叉,我们都顺从得令人发指。
扯得太远了,还是跟着阿丁直接从“顺从”出发吧,很显然他并没有兴趣讨论我们因何坐牢和被审判,也不想替我们设想我们还有没有其他选择。
他先从魏晋的我们开始,请注意他是我们的判官。感谢GOOGLE和二十四史,这位前麻醉科大夫一路追踪我们,穿越历史长河,直到南明之末的两个政权和三种势力,将大铖兄二了又二的故事娓娓道尽,然后从容结案,说他不过是在沥屎,为的是留下一点固体的东西。他太喜欢抖机灵了,像牛魔王身上的虱子一抖一片连续不断,这可是拼脑力的的受高级智慧。读他的书稿经常是在下半夜,觑着老婆孩子睡熟了,再悄悄地狂拍大腿、无声高笑。
享受阿丁调笑,得有一点自嘲精神和自虐气质,他并不留一丁点儿口德。我经常和他对空决斗,把暂时活着的和已经死了的“YOU”拉来配成“我们”,在享受这厮拐弯抹角的雅皮讥讽和剑指鼻峰的无臭谩骂的同时,也有点睥睨和不服:你也就练练唇功,真搁到你头上,先软蛋的未必不是你阿丁。你的所谓令人发指,说到底还是无底线的个人主观感受。别义愤填膺了伙计,YOU,边呆着去吧。
这算是激将或教唆吗?哈哈,扯得又太近了,打住打住,看书看书。天阴欲雪,红泥小炉,这新醅的绿蚁,YOU,能饮一杯无?
是为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