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峡旅游的冯玉祥

(2011-05-09 23:28:21)
标签:

冯玉祥

保定府

滦州起义

吴佩孚

故宫博物院

分类: 工作的

冯玉祥身高一米九零,这在今天依然是个鹤立鸡群的高度。

1896年,刚满14岁的冯基善想必已长得高高大大,家里已供不起他的吃穿,父亲的一位朋友将他带到淮军的招兵处,“你叫什么名字来着?”未等基善回答,这位父执已经帮他取了个日后名满天下的俗名儿,并顺手签在了招兵簿上——

冯玉祥。

在这之前,冯玉祥曾在父亲的寄籍地、保定府的西康各庄读过一年零三个月私塾,这算是他的全部正规受教育经历了。从军后的冯玉祥热衷于读书写字,所谓自学成才,他就是那个时代的超级典范。顺便说一句:冯氏手迹存世很多,多为隶书,偶有行草,幅幅工整仔细,可称之为“好字”。2002年我路过蓄水前的长江三峡,看到千仞石壁上冯氏手书的八个大字:“踏出夔门,赶走倭寇”,煞是威武。

威武的体形和工整的字迹之外,是他变幻莫测的心。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当代中国最强者”的直系大帅吴佩孚,也栽在了冯玉祥的手下,在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的最为关键时刻,吴佩孚的部下冯玉祥反水了,率部从古北口连夜回师北京,占领北京城,囚禁曹总统,吴佩孚一败涂地,从此一蹶不振,未能东山再起。这是冯玉祥此生最为重要也最为著名的一次反水,恩人曹总统成了他的阶下囚,冯部下则成了冯上司,顺便把蜗居紫禁城十三年的废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博物院。

某种意义上讲,“反水”是贯穿冯玉祥一生的主线。从1911年滦州起义开始,他成了职业反水军人,吃谁的饭,就砸谁的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