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频繁,血煤不断,估计是极高层领导作了重要批示:让矿领导亲自带班下井!用意很明显:他可以不关心矿工的生死,自己的小命不会不顾吧。估计批示之后这位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的大领导会沾沾自喜一小下:看我多聪明多智慧,一招致敌,也不过如此嘛。然后这一招就被作为政策传达下去了。
但是,下人们好像更加聪明智慧,相应的对策立马就有了:多提几个矿领导就什么都有了,相当于在每一个下井的矿工帽子都贴张小纸条,上书“副矿长”三个红字。
又过了一阵子,“贴纸条”的小花招又被苍蝇一样讨厌的媒体暴光了,估计仁慈而忙碌的大领导还得再作一次重要批示,然后有关部门再把这重要批示包装成政策:带班领导必须在井下交接班!
可笑吗?这是今天的版面头条新闻。
这么整下去,我估计接下来有关部门还得再制订一个政策,专门为界定何为“井下”。傻子都能想得到:什么地方算是井下?在哪个“井下”交接班?这可是大有讲究的。
联想到今天的另一个版面头条:北京市交管局决定,从今天起,对抓获的无照摩的司机一律拘留,车子彻底没收,不再罚款后发还。这一招如果真的实施了,先就切断了基层城管们的一条重要财路:将无照摩的先罚后卖,这已经是业内惯例了;单从这一点上讲,城管的亲哥交管就有点大义灭亲的味道。
当下中国的惯例很多,对于政策的惯例是:无论这政策多么地弱智/弱智到操蛋,只要它被出台了,也就成功了,政府部门一般不负责解释前因,也并不操心后果。拘留了就拘留了,没收了就没收了。至于这个被拘留的司机身后的一家人在失去了主心骨/顶梁柱之后如何艰难度日,这辆被彻底没收了的摩的相当于这一家人总资产的几分之几,这些微小的问题,无论城管还是交管,这哥俩都是不屑一顾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