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美超:新理念、新思路带来快乐写作——史金霞《唤醒沉睡的心魂》写作单元点评

(2011-10-02 10:20:03)
标签:

史金霞

周美超

唤醒沉睡的心魂

写作

教育

分类: 教语文,说语文:说是为了生活

新理念、新思路带来快乐写作

——史金霞《唤醒沉睡的心魂》写作单元点评

安徽枞阳浮山中学 周美超

 

    史老师的文章我曾多次读过,其独特的思想、缜密的思路、清丽的文笔每次都令我收获不浅!一气读完她的《唤醒沉睡的心魂》单元关于写作教学的长文之后,同样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先是汗颜,后是折服,再则不禁就动起了笔。情动于衷,便觉写作是自己的事,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几段文字。

    李镇西老师说:在我看来,知识分子这四个字意味着没有理由不求回报甚至不求理解的神圣的使命感!我一开始就在我的教育事业中倾注了我的社会理想。我想,也许我一辈子都只能是一个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但这不妨碍我以自己的点点滴滴的奋斗推动着中国教育的进步,进而推动着中国的进步!这是李老师的理想和心声,同样,在史老师文章中我也读到了强烈的责任心、博大的爱心和执着的探索精神,我分明看到史老师的心中燃烧着教育理想主义之熊熊火炬。我感受到史君作为一个平凡的教师其所作所为不是一般的所谓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所能概括的,她的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正是这种魅力让我折服。在当今这个追名成风、逐利成瘾、精神匮乏的时代,毋庸讳言,教师灵魂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缺乏理想,急功近利,心气浮躁,行为懒散,得过且过等等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他们的灵魂经常是不在场的,因为灵魂的在场……在绝大多数下,恰恰表现为日常生活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周国平)当今的语文教师能认真地指导学生作文的很少,而有针对性地耐心地点拨学生作文的更是少之又少。我想这不仅仅是缺乏能力、技巧的问题,更是缺乏爱心的一种表现。教学生写随笔本身是不足为奇的,坚持天天改一组作业也不足为奇,但要坚持与学生笔谈,且要循循善诱,且要不厌其繁,就是一般教师难以做到的事了。但史老师做到了,且做得非常投入,做得卓有成效,也做得乐在其中,这正是令人感动的地方。史老师是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了学生。读史老师的文章,与其说她是在教学生作文,不如说她在教学生做人,教作文就是教做人,这是被无数学者、专家论证过的话题。但是,人不是出来的,而是被唤醒的。被什么唤醒?被爱心,被尊重,被崇高的人格。史老师努力以自己的人格唤醒学生,这是她教写作的基础。

爱心、尊重、民主、平等等这些词语,现而今可谓家喻户晓,人人能用,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这些词语的深刻含义。现实的状况是,教师依然高高在上,依然多种方法灌输,依然我说了算,民主、平等、尊重成了写文章、做报告时的装饰和点缀。学生不能有自己的个性,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话个说,即使有话也不敢说或者不想说。因此,学生怕作文,不知道怎样写作文,甚至越学越糊涂。据说有个学生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自己的作文水平越来越差,一年不如一年。假如我们能客观思考一下,也许我们不会觉得这纯是耸人听闻!而史老师的作文教学,我们留意到渗透着全新的理念,闪耀着民主的光芒。

首先,她有意把作文称为写作,就能见出她对教学民主所做的思考和努力。在实际教学中,她把自己定位成一位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做学生的朋友,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把写作的过程变成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过程,这当然是件快乐的事。如此,学生焉有不愿做的道理。她引用斯宾塞的话,提出写作是孩子自己的事”“把写作的权力还给孩子观点,引导学生自主写作,教学生写随笔,并为它结集取名,这正是民主、平等、尊重的具体体现。而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尤其对相对薄弱的学生(如文中提到的何颖)付出了极大耐心,更可见她在此目标上所做的努力和追求。要说史老师在这篇文章中要表达什么样的写作技巧的话,这恐怕是最大的技巧了。

写作教学到底怎样进行?教什么?怎么教?历来人们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可谓众说纷纭,论著也可谓汗牛充栋,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落后的现状。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随意为之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就教师本身而言,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为此努力过,付出过,但收效甚微。时光流逝,困惑依然。其原因,除了上面所说的观念问题,还有根本方向上的错误。写作所涉及的无非是写什么”“怎么写两大问题,其中,写什么是根本,怎么写则是枝叶,根本不存,枝叶焉荣?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甚至直至目前,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重视的都是怎么写的问题,什么记叙文怎么写,议论文怎么写,散文怎么写,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专门研究怎样写应试作文,把技巧当作写作的全部。不少老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甚至是毕生的精力,可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没有多少提高。即使有少数天资聪颖的学生能从老师那里学得一二技巧,其作文也往往给人绣花枕头的感觉,缺乏质感,缺少生活的底气,灵魂轻飘。而史老师的写作教学注重唤醒学生的心灵,注重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愚以为则是抓住了写作教学的牛鼻子。周国平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所赋予的创造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的责任就应该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不断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而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如此,尤其是在展现人的精神世界的写作教学中。因此,史老师在文章中提出写作是孩子自己的事的观点,并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写作、热爱写作,无疑是正确的做法,也为我们的写作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并能保持一份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因为教学相长,学生的成长源于教师的成长。但眼下的语文教师读书,不会写作,恐怕不是个别现象。自己怕读书,怎么能叫学生读书,自己不会写作,怎么能教得好学生写作。结果,教师昏昏然教,学生昏昏然学,写作教学园内一片荒凉,杂草丛生。写作教学成了一块软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我在史老师的这篇文章中很清楚地看到作为教师,其在这上面思想的清楚、内心的自信、行动的坚定。她在本单元中分四个方面——无话可说不吐不快、从为别人而作文为自己而写作、从我的写作我们的写作、从感性化写作理性化写作阐述了自己对于唤醒的见解和做法,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对学生行为的具体分析。其中,第一个方面,侧重阐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思考人生,丰富自己的感性熟悉,从而解决写作中无话可说的问题。第二个方面,侧重说明怎样引导学生把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信息内化成自己的情感和主张,让学生抒写性灵,写出个性。第三个方面着重说明怎样引导学生借助集体的力量在互动、互助的学习中增长知识,深化熟悉,并保持写作的热情。第四个方面旨在解决学生作文深度的问题,认为教师要在前三点的基础上想办法深化学生的熟悉,形成其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独特的见解。四个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完全符合教学实际的,因而也是卓有成效的,文中的诸多实例就是证实。我们看到,无论是对教学全局的把握,还是写下水作文,给学生专题集写寄语,坚持与学生笔谈、交流,无不体现史老师的勤奋和对理想的执着,当然,更能看出她的令人羡慕的学识和能力,而这种学识和能力无疑正是她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努力的结果。这又是她令人敬佩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和当下许多教师学习的地方。

 总之,面向实践的理论最亲切(李镇西),史老师本单元文章来源于实践,成熟于理论,与当前的新课程理念相吻合,既给人指明了道路,又提供了具体的办法,读后令人豁然开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