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初对投诚军官的转业安排与税关改革

(2020-04-30 08:16:06)
分类: 老倪读史
清初对投诚军官的转业安排与税关改革

文/大河奔流

    据《清稗类钞》记载: 
   康熙初,投诚武职,许自请改文职,以参议、佥事、同知、通判等官用。南昌熊一潇时官台谏,心非之,乃疏言:「巡道寄方伯连帅之任,同知、通判分兵刑钱榖之司,此等不文不武之辈,一经改授,罔知爱惜功名,觊觎营私,情未可定。请停改授之例。」从之。又其时榷关林立,部曹奉使监税,亦无定员,熊奏:「关税原有定例,一时筹记策之人,自可胜任,今员数繁多,恐新员差出、旧员未归之时,将有一司无一官者,且一城数关,亦应酌併。至京师左右两翼,较在外各关钱粮更少,今满、汉兼差,亦可裁汰一员,俾综部务。」部议不准行。得旨:「各省相近之关,应否一处兼管,由督抚察奏,两翼税差著再议。」寻议,两翼应裁汉缺,江宁西新关併入龙江关,芜湖工关併入户关,广东遇仙桥浛光厂併入太平关,俱如一潇所议。
   这段文言的白话意思是:
    康熙初年,投诚的武职官员,允许自我请求改任文职,以参议、佥事、同知、通判等官任用。
    南昌的熊一潇当时任台谏官员,心想这样不好,就上疏说:“巡道、布政司、地方长官的职务,同知、通判分管军事、司法、财政职责,这些不文不武的的人,一经改授,就不知道爱惜功名,贪财营私,请求停止改授任命。”,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
    又因为当时的交通征税机构很多,各部各曹奉命监督税收,但是人员没有定额。
     熊一瀟上奏建议:“关税部门原有规定,只有精通财务经济的人,放可胜任。现在这类机构的人员太多,恐怕有的新人员派出去,老的人员还没回来,将会出现有机构而没有管事的人。而且一座城市有数个关口,也应该酌情合并。到了京城附近左右两翼,比在外的各个关口的钱粮运输更少,现在满人、汉人都有兼任同一差事,也可以裁减一员。请各部综合考虑。”
   部议没有通过他的建议。
    但是后来得到圣旨:“各省相近的关卡,是否由一处兼管,由各省督抚考察后上奏,京城两翼的税差裁减再讨论决定。”
  后来经过商议决定,京城两翼裁减掉汉人税官。江宁的西新关并入龙江关,芜湖的工关并入户关,广东的遇仙桥、浛光厂并入太平关,这些措施都是熊一潇所建议。
   清军入关后,向清投诚的军官很多,这些人用也不是,杀也不是,当时清政府为安抚投诚人员,一般都是安排他们到地方政府任副职或者司法治安财政等实权部门。但是到了康熙时期,天下基本太平了,这些投诚人员,政治上不得志,转而在职权范围营私舞弊,各种腐败也应运而生。
   这个时候,熊一潇提出这项建议还是有必要的。
   而税务机关的改革,涉及面太广,可以想象,这样的肥缺差事,各个衙门都不肯轻易放过,沿海沿江的主要城市,一般都有二个以上的关口,分别由各部管理。因此他的建议,部议很难通过。好在康熙不傻,最后还是准议。
   不过,这项改革,最终倒霉的还是汉人官员,裁减人员都是裁减的汉人官员。这也难怪,天下是满清的。
   从这段记载也可以看出,当时全国的经济主要还是集中在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
 二0二0年四月二十九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