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荡河的秋晨
文/大河奔流

十月的清晨不似春天的觉那样粘人腻床,醒了就有马上要下床的冲动。
打开窗帘,推开窗户,一阵桂花香扑鼻而来,让人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疲惫尽失,撩开清晨的薄雾,东方天边已露一抹红色的云霞
,映照着楼前的白荡河。
对岸的江南春酒店,若隐若现;丰臣南郡的几幢小高层,如同幻境中的空中楼搁虚无飘渺。远处的河面上传来了清脆鸟鸣,仔细
看去,几只渔鹰盘旋着从河面掠过。顺着渔鹰划过的痕迹,突然发现河面上竟然人在撒网捕鱼。
运河里有人捕鱼?
二十年了,我从来没遇见过城里有人捕鱼,搬这个小区也二年多了,还从来没有仔细注意到初秋的白荡河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应
该到河边去看看。
忙下楼沿着白荡河边的公园木道走过去。
踏着河边公园的木道,任清晨微凉的秋风拂面吹过,香甜的桂花香扑面而来,沁人肺脾,迟来的桂花香,似乎在提醒我---秋天
终于来了。
今年的秋天真的来的特别的迟,国庆前的一周还是三十多度,眼看中秋过去都快半个月了,炎热还没有退去,让人快要忘去桂花
开放的时节。这不,天刚刚转凉才几天,桂花就开了。
深深的呼吸着这久违了味道,仿佛来之很远的地方,但又感觉在身边,很飘渺,就是那种伸手抓不着的感觉,可又极具诱惑力,这种香
味能一直渗透澈至心底,深呼吸的时候感觉到的只有甜美。
啊!迟来的的桂花香,让人感觉怪怪的特别。
河面上那撒网捕鱼的打渔人,正渐渐靠近。原来他乘的不是小舟,而是一只硕大的浴盆。
我问他一大早捕了多少鱼?
也许是怕我指责他偷捕白荡河的鱼,这人非常地戒备。
捕鱼人忙解释说:白荡河的鱼贼精,他从四点多开始,忙乎了到现,也没打到几条。
听这人讲着满口的苏北话,我忙改用苏北话与他套着老乡之近乎。
也许是家乡话起了作用,捕鱼人慢慢消除了戒备,与我聊了起来。
捕鱼人边聊边整理着他的渔网,果然,慢慢他的浴盆靠近,我一眼撇过去,浴盆里只零星散落几条小鱼。
我提醒他白荡河的鱼是这二年才投放的,这鱼可不能随便捕捞哟。
捕鱼人不好意思说:他老家是苏北的,在家乡就爱捕鱼捞虾,来这里好几年了,平时也没什么爱好,这二年看着白荡河的鱼渐渐
多起来,一时技痒,就从老家带来鱼网,白天捕捞不好看相,今儿个特意起了个早,纯粹是捕着玩。不能当真。
原来是苏北老乡,这也难怪,我来这个城市这个城市二十年了,住在运河边也有十年。从来就没看到过运河里有活鱼,将近二十
年时间内,有着的就是满河漂着的城市生活拉圾,不时的散发着一阵阵的恶臭。
如今,才短短二年,运河就变了,连接运河最大的河湾---白荡河里到处跳跃着鱼儿,叫人谁看着都有捕捉的冲动。
可不是吗?运河里有鱼,也就是这二年的事。
“十一五”期间,市府下决心花巨资进行重点水运建设——运河南移改线。
经历了几年的规划和建设,古老运河开始以全新的面貌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京杭大运河最美的风景段,也成为常州城市建
设的新亮点。创始于春秋时期的大运河,在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沧桑之后,重新散发着青春的活力。一条生态、环保的城市走廊崛起
在这个城市的南边。
而我于二年前才搬至运河最宽阔的水面--白荡河边的清潭南苑,在这绿树成荫,河水微澜的小区,傍水而居,正赶上这鸟语花香
,鱼跃蝶飞,不能不说是件幸事。
我是2008年从搬进这个小区,毗邻白荡河而居,亲眼目睹了这二年白荡河的整治过程。
也仅仅才过了二年,白荡河就迎来绝迹几十年的各种鱼鸟、渔鹰。不能不说白荡河的环境的确变好了,变美了。
就象我这捕鱼的苏北老乡,本意是来这座城市淘金打工的,可看到这满河跳跃着的鱼儿,又忍不住的操起家乡捕鱼捞虾的绝活。
不知道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
不能不感叹,我生活着的这座城市的变化。环境变好了,环境得太美了。
我又在想,如果有一天在运河里捕鱼不再是偷偷摸摸,而是这个城市古老的运河里出现了专业的打渔人,那又将是什么情景?
看老乡捕鱼的兴致,我不忍责备他。只好善意地叮咛他,马上天就大亮了,还是见好就收吧,千万别为了捕几条小鱼翻了小船。
老乡满口的应承......
告别捕鱼的老乡,踏着河边木道,深深呼吸着二旁的桂花树不时煽拂着的丝丝缕缕花香,不知谁家音响响起,打破了白荡河河面
的宁静,一首经典的老歌《北国之春》正播放着:城里不季节已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
白荡河新的一天开始了......
二0一0年十月十一日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