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着父母过清明

(2014-04-05 22:52:56)
标签:

文化

去年清明,阴雨纷纷。老父亲执意想去乡下祭祖,被我等兄妹劝阻了。毕竟八十多岁的老人,万一摔了跤,可不是好玩的。
今年清明前,父亲没有再提起去乡。实际上他的心思,我很清楚,只是对于区天气的变化没有了解。不敢随便开口。周四下午,我做完手术,从天气预报的短信了解到今年的清明准确的说是四月五日是个很好的天气。立马给老父亲打电话,清明我们下乡去!!
老父亲一听,连声说好。因为这一天的手术很多,有些累,也就没有对他多说什么。因为第二天早上,他肯定会在我上班的路上拦截的。
果然,早上他拦住了我,然后用最简单的语言谈了他的下乡计划。我点头称是以后,他就走了。
这人总是有一个故土情结。老父亲身上很明显,尽管年纪越来越大,行动越来越不是那么方便了,但是,他总是想着回老家看一看。而算一算,他离开老家已经整整有了60年了。他有时候不知不觉的就说“老家回一趟算一趟了,因为身后也不会回老家了”。有一种幽凄凄的感觉,但是这又是最为浓郁的乡愁。我呢,只有想在自己有空的情况下,陪着他回老家走一走,看一看。
今天清早,他与母亲早早的就在大门边等着我与老妹一家。我们分成两个车乘坐。
走在车上,他的兴致很高。一路上,聊个不停。我也不得不敬重这个具有高度自觉精神的老人,并不仅仅因为他是父亲。
他做出了规定,文明祭扫,今天的祭扫活动,不放鞭炮、不燃香,坚决不动明火,以防火灾。实际上,这些年来几乎都是按照这个规定在做。我们也具有了这方面的自觉。
挺有意思的就是,我们老家本来的祭扫活动并非清明,而是农历十月,谓之“扫枯草坟”。十月初一为寒衣节,也叫十月朝。在这一天扫墓,是给先人送去御冬的寒衣,以及秋收新粮食。清明(寒食节)、七月半(中元节)、十月初一(寒衣节)是我国的三大鬼节,只是寒衣节目前不太流行了。我们衡南也只有在原来的东乡(冠市、江口、接壤的耒阳等)少数地区过寒衣节,扫枯草坟。现在在外面工作的一般都与国际惯例接轨,扫清明了。而老家的乡亲们还是在十月扫墓,并且是一个月都可以。
正因为如此,我们老家的乡镇并不太拥堵。
到了离祖父母最近处,我的车还没有停好,父亲已经杵着拐杖下了车,一个人独自走了,我们招呼要他等一下也不回头。母亲也从另外一辆车下来了,同样也杵着拐杖。从停车处到祖母的坟墓要穿过老百姓的屋场、走过细长狭窄的田埂、还要爬上一个小山岗。大约有1000米,关键是道路上布满了茅草、荆棘、田坎道路有些滑。两个老人一个快步走,甩开了我们,而老母亲则行走能力明显低于父亲。我只好招呼老妹夫妇照顾老娘,我去追赶父亲。
托爷爷奶奶的福,两位老人都平安到达奶奶的坟前。我们将坟墓简单整理了一下。进行了默哀祈福等简单仪式,离开了祖母的坟墓。然后又来到祖父的坟前,同样进行了整理。都很简单。
活动是简单的,父亲告诉我们,祭奠关键有心。生前有关心老人,生后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离开老家,父母亲的心情都还不错,因为,他们对老人包括我们做孙辈对于祖父母都是尽了孝心的。
有空陪着父母亲回到老家,看望了长眠的爷爷奶奶,感受了乡下的新鲜空气,最后,我们来到了冠市镇有名的小李子酒店。好好的品尝了家乡的美味。红豆干、油豆腐、霉豆渣、还有用红薯淀粉加上油渣、鸡血、瘦肉等做的羹汤---老家人称为“清乐”,很好吃。
两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很是满意今天的安排,我们也感到很满意,因为老人满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