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今日感慨:够了,大师!

(2011-08-29 01:44:26)
标签:

转载

嘿嘿,我也经常喷到这样的大师

     我所在的公司组织活动或者我主持活动的时候,经常有机会遇到大师。今天我遇到的大师,在那不管你的主题,只管讲他要讲的东西,由于他成功地塑造了他的形象,因此他可以强势地说,你要我来就必须让我讲我的东西!结果他是讲了,大家很不爽,但他还是坚持讲了他要讲的。不过这个大师还是属于有点水平的,所以他说的东西虽然不是很切主办方的题,但是还属于靠谱的内容。更有大师,能讲完全不靠谱的东西,但是还能混钱,我总结他们的经验丰富就是:超级厚脸皮,能主张与讲出与他们的能力完全不匹配的东西而毫不脸红,这也能恰恰镇住普通的人呢。在配合了气氛营造手段与规模托儿的群体下,这种方法居然就能奏效。

 

    三种令人作呕的大师,但居然在中国能混下去:一是血统与准血统模式——大师的小舅子也是大师,而且那个大师是美国人,要在美国这个逻辑是很难混出来的,但是到了中国,大师的弟弟、大师的舅舅、大师的师兄、大师的太太居然都能成为大师,关键在于还有一帮中国走狗给当抬轿子的,不是继续在他们下面等着找饭的,就是帮他们出书的。二是以最不知廉耻的方式自封大师与贬低所有人——很少有人好意思那么做,但是你真这么做,其他人就想你没那本事应该不敢那么说,所以一大票大师大部分是自封的,还有是贬低了所有人后隐性地自封的。我们知道这违反了知识学习的起码逻辑,而这种反逻辑才会达到博傻的效果。三是以大师自居,对人吆五喝六——成功塑造大师形象以后,特牛皮地讲究待遇与规格,看谁与自己一起出场,出场的时候是不是让自己的待遇与其他人不同。在我见过的现场大师中,还真很少有在主张与见解上出彩的,但太多在待遇与规格上出丑的。

 

    有人也在不同的场合喊我大师,如果不是因为盲目崇拜就是因为见识太少,不是因为过于自卑就是因为想用我的名头去蒙其他人。我怎么可能是大师?大师,是摆明了吃定我们普通人是傻逼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夸耀模式。在欧美很少听说大师,但在很落后的国家倒听说过不少大师。我可以肯定地说,只要自己好意思称为大师的基本上是个小人物,而拿大师名头霸道的基本就是把大家当傻冒的人,而以大师之名要待遇的基本就是骗子。因为我们今天真正的现实是:中国无大师!难道不是么?

 

昨日场景:前往无锡主持地产论坛。

 

今日推荐:大学生夏花会北京站今日在朝阳规划艺术馆隆重开幕,敬请关注:http://www.heipingguo.org/

 

[转载]今日感慨:够了,大师!


今日小诗:

野鱼

 

游动于我的历史,

游出了你的边界。

当自然变得那么稀少,

野外就只停留在牵念。

 

你只是一条野鱼,

却让我回到少年。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槐花豆汤

槐花二两洗净备用。鸡蛋一只打入碗里调好。清水起锅,加土鸡清汤一碗,汤煮开后,调盐酌量。用老豆腐一块以小勺挖出小豆腐块放入汤中,挖毕放入槐花,半分后在沸汤中以筷轻拌,飘成鸡蛋花。起锅可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