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生活场景

(2016-01-06 16:10:59)
我们的生活场景
封面图片:
清代松竹梅玛瑙洗,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选用上等玛瑙雕琢为二连体形,莹润的质地配以绿色松
竹、灵蝠,再缀以白色梅花,使洗子显得格外素雅清新。笔洗是古代文人供放于案头的、兼具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多呈碗状,其中盛水,作沐笔之用,也被古人置于家中作欣赏之用。中国古人用这些供于家中厅堂、书房和卧室等空间的精巧绝妙的文玩、摆设或家具,装饰着自己的家,使家成为人们心目中最重要 、最美丽的所在。背景图片: 宋代佚名《岁朝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我们的生活场景

                                                俞悦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家。
      乍看上去,这不太符合本刊以往以某一类具体的文化遗存为载体,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但细看究竟,您便会明白,换掉了汤,精髓却一直都在,就如同家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而恒长的元素,古今中外,世事变迁,但家却一直都是家。
      说起来,“家”竟是个一言难尽的字儿,也是个韵味极其丰富的意象,这其中涵着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它首先意味着,人的亲缘关系,更是人们生息繁衍之地。所以,谈起家来,每个人都有话说,伦理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乃至经济学家就更有话说了。
      他们的话说完了,且让我们回到古时,看看古人之家。
      让我们看看古人之家的格局,何为厅堂,何为书房,何为内寝?
      让我们看看古人之家的陈设,那些案与椅,几与床;
      让我们闻嗅古人家中的气息,烟火的气息,案上清供的幽香,古砚微凹的墨香,还有那一缕缭绕的檀香,或炉中氤氲的沉香……
      家不仅是人伦,也不仅是柴米油盐的生计,家也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更依托着我们的生活场景。如何安排这个场所,如何实现想象中的场景,这是文化,是物质,也是性情和神韵。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对家的想象。这种想象中,既包含着个人的偏好和趣味,也受制于一个时代对于家的集体想象。所以,他人的家虽然好,若是真要你搬进去,通常还得要大兴土木,把它改造得合了自己的心意。故宫里,皇帝的寝殿,现在的人即使有幸住了进去,只怕也是种种的不适合,种种的不便,熬不了几天,还是要逃回自己的家。
      所以,家是无法借,也无法换的。我们无法住在他人的家里,实际上我们也无法回到古人的家里。但是,看看古人的家,或许能够拓展我们对于自己的家的想象力。比如,古人之室内,通常简素,小女子猜想着,或许古人也无法理解,现在的人们把家里堆砌得花团锦簇的趣味;而对于现在的人而言,所缺少的,可能恰是这份简素中的清净和安然。
     在古代,家是不能任性的,室内的摆设,皆有一定之规。即使是皇帝,他们其实也不能改变他们的起居所在的格局。这也就是为什么皇帝们常常不愿住在宫里,而喜欢园子,因为在园子里,他们方才有可能让自己的所居,合乎自己的趣味。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人是幸运的。我的家,我做主,一个人的房子,终究会越来越像他和他的家人。
     这一期出刊时,正是一元复始。关于家,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表达,对朋友们的一份祝福。
愿每个人的家,都和顺安兴旺,愿每一处居室,都温暖安然。

我们的生活场景
其他备选封面
我们的生活场景
清代 徐扬绘 《万事如意图》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我们的生活场景
宋代佚名《岁朝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国之花
后一篇:三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