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与愿
北宋末年,徽宗皇帝在位。这是一位罕见的皇帝艺术家。他的字很好,画也很好,不是因为他是皇帝才好,即使他不是皇帝,他的字和画,也是好的。
这样一位艺术家,雅好收藏,正巧他同时又是皇帝,所以当时就有了两句谀辞,叫做“躬逢盛事,天不爱宝”,也就是说,碰到这样的有道明君,老天爷都不再爱惜天下的宝贝了。
因此,天下的古物珍玩,源源不断地从地下、从民间流向汴梁的宫廷。
那当然是盛世,当时的皇宫,聚集了华夏文物之精华,它可能是世上曾经有过的最为辉煌的博物馆。
只可惜,徽宗赵佶是好的艺术家,但同时却也是个愚蠢的皇帝。靖康之难,金兵席卷汴梁,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大灾难,但或许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浩劫。因为有宋一百多年间搜罗的天下所制文物,在惨烈的战争和劫掠中,几乎荡然无存——古老的字画用来引火,珍贵的瓷器也不过做了水壶饭碗。
人们常常慨叹于那些体现着人类文明最高成就的宝物,在时间中的磨损和流散,但其实相比于自然的时间,真正使我们大规模地失去那些宝物的,是战争和离乱。
本期的封面文章,是《漂泊的国宝重器》。中华宝物,我们文明中那些最美好的成果,它们的命运,其实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我们曾经失去守护它们的意志和力量。为此,我们也曾长久地感到痛惜,宝之漂泊,不仅是物之流散,而且还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持久的隐痛。
所以,每一件归来的旧物,都会令人百感交集,我们所珍惜的,不仅是这宝物本身,更是这宝物得以归来的太平盛世,和国泰民安。
就在十几天前,画家袁运甫先生的巨作《长江》作为邮票发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条中国的大江,正象征着中华民族和文明生生不息的壮阔历史与未来。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祝福我们的文明如长江一般,沛然奔涌。
本期面世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的日子。回望历史,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在这光荣而自豪的日子里,诚挚地祝贺我们的祖国,祝福她繁荣昌盛,祝愿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4-10备选封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