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趣怪人 |
选择了自由流浪的生活,所以我就选择了要为下个月的支票发愁的日子
十多年前,张辛欣骑自行车独走大运河,成了当时前卫青年的楷模、街头话题中的异类。更早些时候,张辛欣写小说,其存在主义的思想,也曾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影响了大学毕业分配。这些领风气之先的事情如今看起来稀松平常,算不得什么。可张辛欣总有本事让自己永远在潮头。
“我不认为自己是在领导潮流,事实上我有时会比潮流快三、四步。”张辛欣快人快语,并不擅长虚假的谦虚,“所以我会不断地变幻角色。我喜欢通吃。”
张辛欣性格豪爽,写字说话都是快节奏,一副倚马可待的样子。1988年刚到美国,英文尚未搞定,人家报社让她写“美国观察”,她愣就敢写。没过多久,兰登书屋就给她出书了。
在美国张辛欣的小说被作为大学教材,美国最大图书网站亚马逊上的最新显示,她的小说《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北京人——100个普通人的自述》英文版的网上销量达20余万册。而不甘寂寞的她不仅为美国的电台和报纸撰写新闻背景分析和时事问题报道,为杂志开辟专栏、长篇累牍地评论金融风波和股市起落,为电影做剧本策划写影视评论,甚至还写些时尚服饰的评论,直至接受博库网站的邀请,回国当起了IT行当的艺术总监。在纷繁冗杂的领域中游走闪亮时,她仍然能挤出时间写小说,现在已成形的已有3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