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002003伟星股份为例(假设PE给15倍)
年份
EPS
PE
价值
2004 0.333
15 5.00
2005 0.47
15 7.05
2006 0.56
15 8.40
2007 0.83
15 12.45
2008 0.80
15 12.00
2009 0.86
15 12.90
公司价值从5.00元上升到12.90元,上涨了(12.90-5.00)/5.00=158.00%
当然,由于股本扩张和分红因素,实际的EPS比表列值要大些,所以上涨幅度应该更大。
那么公司股价实际上涨了多少呢?
2004.6.25开盘价为18.10元,历年利润分配如下:
2005.4.28
10派2
2005.9.08
10赠4
2006.6.15
10派3
2007.6.21 10转2派3
2007.9.25
10转3
2008.6.30
10转3派1
2009.4.03
10派10
2009.12.31收盘价为21.38元,
复权价为21.38×1.4×1.2×1.3×1.3+0.2+1.4×0.3+1.4×0.3+1.4×1.2×1.3×0.1+1.4×1.2×1.3×1.3
×1.0=64.80元
股价上涨了(64.80-18.10)/18.10=258.01%
股价实际上涨超过价值上涨的原因是,填权以及PE也上升的缘故。
股价=EPS*PE,EPS的上涨反映的是公司业绩的上升,而PE的上涨反映的是股票市场对该公司的估值上升。
所以投资者其实是不仅赚了公司的钱,也同时赚了股市的钱。
如上例,按照公司的业绩带动EPS上涨,投资者本来应该只是赚了158.00%,而实际赚了258.01%,其差额部分就是股票市场给的。
如果伟星股份业绩是逐年下滑的,如下表:
年份
EPS
PE
价值
2004 0.333
15 5.00
2005 0.30
15 4.50
2006 0.25
15 3.75
2007 0.20
15 3.00
2008 0.10
15 1.50
2009 0.05
15 0.75
公司价值从5.00元下跌到0.75元,下跌了(0.75-5.00)/5.00=-85.00%,如果我们在2004年以5.00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即使市场给的估值不变,我们仍然会发生投资亏损,更何况这时市场不会这样仁慈,必然只会给予更低的估值比如5倍的估值也未可知。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一旦基本面变差就应该不计成本立刻走人。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很好的启示:我们只要坚定地以低PE购买股票,比如以15倍PE买入,只要公司
业绩上升,必然带动EPS上涨,从而带动公司的价值上涨,我们即使仍然以15倍PE卖出也能赚到钱,至于PE
也同时上涨只是意外之喜;至于PE可能的下跌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以低估值入市的,这样就回避了股市下跌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我们追求的就是风险最小而收益确定性最大,我们能面对的只是公司的经营风险而不再同时面对股市的波动风险,“我们投资者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而不再是股市的命运!
当然,股价对内在价值的反映通常需要时间,比如2年左右,所以投资需要耐心,等待是一种美德。
买入好公司的股票并且是以低估值购买的,是不用惧怕股市的剧烈颠簸吗的,好公司就像一艘坚固的战船,可以穿越牛熊的巨涛骇浪,平安驰向胜利的彼岸!
上面的案例如果改变一项内容如下表:
年份
EPS 买入价
投资回报率
2004 0.333
5.00
6.67%
2005
0.47
5.00
9.40%
2006
0.56
5.00
11.20%
2007
0.83
5.00
16.60%
2008
0.80
5.00
16.00%
2009
0.86
5.00
17.20%
看了上面的数据想到了什麽吗?对了,像一张债券,其利率随EPS改变而改变。其实,我们可以把股票看作
是股权债券!巴菲特为什麽能在5分钟内快速做出购买股票或者收购公司的决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快速计算出这只股票的投资回报率,然后与银行利率或者国债利率比较,哪个更合算?
如上例,如果你在2004年以5.00元买入EPS为0.333元的公司股票,当年就能获得6.67%投资回报率,第二年
随着公司业绩上升,EPS上升为0.47元,那么这时的投资回报率也上升为9.40%,到了2009年的投资回报率更
是高达17.20%,而银行的利率如果2004年只是3.0%,而且到2009年也可能维持在3.0%左右,那么投资股票
显然要合算了许多。
而且,上述的投资回报率是以复利计。
至于怎样判断公司的EPS上升的概率大于下跌的概率,可以从公司过往业绩来判断。比如过去一直是好学生的,往后仍然成为好学生的概率就比较大。而好公司的评判标准就是ROE,当然应该是以低负债来取得的。
看下面的例子:
ROE
1999-2003年
1.34×1.33×1.31×1.33×1.41=4.3781(亿丰)
1.05×1.08×0.71×1.14×1.20=1.1014(友达)
↓ ↓ ↓ ↓
增长 亏 转机 大需求
你投资哪一档?
光看这两个式子,连三岁小孩也知道要选第一式。可是在股市许多人却热衷第二式,因为他们认为第一式的成长性不足,第二式较具爆发力。(不知是什麽理论???)
第二式的前两年是成长股,第三年虽然发生亏损,但第四年是转机股,第五年有替代显像管的大需求。殊不知这五年中,第一式的报酬率比第二式多出3倍。过去五年,第二式总共只赚了10万元,第一式却赚了338万元。更重要的是,投资第一式的公司可以过得安安稳稳,不像第二式的七上八下。
当然高ROE与高增长不一定冲突,而且往往同时存在,只不过这个世界没有永远增长的公司,但却有长期维持高ROE者,如可口可乐、吉力刮胡刀、喜诗糖果、帝亚吉欧等都是,长抱它们的投资报酬率都很可观。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则是长期维持高ROE又保持增长的特例,那是因为它都投资在高ROE的公司,拿着子公司上缴的股息又继续往外投资,一路繁殖,所以也能维持高增长。
高ROE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随着净资产的基数逐渐增大,维持住高ROE就免为其难了,这是考验管理层智慧的时候了!如果无法维持高ROE,那么明智的选择:要么是回购公司的股票,以此来增厚股东的每股收益;要么是分现金红利给股东,让他们自己去选择高ROE的投资项目。
举一个有点怪的例子,把100元存到甲银行,有18%的利息,也就是银行须赚18元来付你利息。一旦甲银行不能再赚到那么多钱了,而你仍想保有每年18%的利率,这时只要把本金提出一半来存到乙银行,两家银行只要各赚9元,就能享有原来的利率。
@18%,$100存甲银行($18) 改为:$50存甲银行($9)
$50存乙银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