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中,我像任何一个正常人一样,也难免为一些小事抓狂。譬如今天就祸不单行,上午的某某事件和下午的某某意外(写成“某某”是因为它们或许小到根本就不值一提)令我一天情绪低落,没有任何一点信心。
今天收到了数十条公式化的节日祝福短信,我回得很少,因为不知道说什么,我几乎忘了今天是国庆,因此也就没有什么“节日快乐”。
人在“不幸”中,总是更加敏感的。因此那些不用费什么力气,只是转发到我这里的短信,没有给我任何真正的快乐。尽管顺带祝福一下我这样的怪人并非你的错,那些只是平庸、流俗的节日气氛;但是,我就是心情不好,处处想与世界为难,当看到极为亲密的、甚有渊源的朋友和另外一些不咸不淡的人发不易一字的模式化短信时,那感觉比被忘了还糟。
朋友,这东西最后剩下来的,要么对你有其自身独特性,要么这独特性就是一直格外用心。我的生命中并不需要多一个朋友或者多一条短信,那些东西顶多给人一种生命外形的虚胖,而在人生的内核,我们渴望深度交流的孤独感则愈加强烈。
善意太多,是纵容邪恶;祝福太多,也就成了对人世苦难的冷漠。那些“热情祝福”给我的唯一感觉竟然是冷落——不管你死活,反正我是祝福过你了,我满足于我自己的感动,你过得好坏与我何干?
前一篇:大学里的知识,还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