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东方做咨询工作,经常碰到一类人,他们脸上无光、他们眼中无神、他们精神低迷,他们自信崩溃——他们说:“
但是,出乎我的意料,或者不出我的意料,当我和这些“大专”朋友们认识,和他们交谈,与他们成为好友之后,我往往发现他们非常有才能、有智慧、有事业成就、有人格魅力甚至有领袖潜力!当我惊奇地发现他们中间许多人是如此的优秀以至惊呼自己又发现一个天才时(据说,发现天才的人也是天才呢),他们往往会难以置信地认为我在嘲笑他们。因为,他们说他们是“大专”——大专,怎么可能是天才呢?我是大专,我无能!
在新东方,在中关村,在这个充满了奋斗的痛苦与成功的焦渴的地方,在这片林立着北大、清华、人大、师大这些牛校并且风吹草低见牛人的人才激烈角逐的旷野上,奔走着这群自称为“大专”、或被社会称之为“大专”的男女青年。无数的人来了又走了,他们的命运从此不知道将在什么地方呼啸挣扎。但是,from time to time,有人会闯进我的办公室,来到我身边,用他们绝望的眼神拷问我貌似潇洒而实际空洞的笑容。无论他们的仪态如何,服饰怎样,我总觉得他们在我面前,总是褴褛着衣衫、赤裸着脚板、撕扯着头发、点燃着灵魂,并让这燃烧的灵魂在我的眼前升起呼救的狼烟——SOS,我是大专,我困惑!我是大专,我绝望!I am fucked and I wonder why?
大专生问题,是我在新东方咨询处从事学生咨询时,突然发现的一个重大社会教育问题。我的发现,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创见,而是一个司空见惯但悲哀在于无人悲哀的社会现象:大专生,这个本来应该非常重要的人才层次,在中国社会早已沦陷为通向本科的沼泽地,成为高考失败的代名词、成为无人喝彩的教育鸡肋、成为一代青年奋斗者最可恶的青春的敌人。
我最感大惑不解和痛心疾首的是:为什么中国社会,竟然会把自己这么多优秀的青年,归类为一个无法说起、人人鄙夷、个个自卑的文凭阶层?在人才的通天塔上,本来每一层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但偏偏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总把文凭、知识、背景、阶层,看得比“人”——我不得不用一个陈旧的意象——大写的“人”重要,看得比“技能”重要,看得比“做事”重要,看得比就业谋生、比制作产品、比提供服务、比创造财富、比猎取幸福更加重要?!
于是,我决定为大专生做一些工作。2001年8月和9月,我在网站上发了一个通知:邀请有大专文凭的朋友和我预约面谈。在短短的时间里,大专朋友们给我发来的信,将近一千封。我从中选择了几十封来信,和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这些谈话内容,就汇成了本书。
别作践我,别鄙视我,别挖掘人为的楚河汉界而不让我跨越成功的疆域;别设置精神的十面埋伏而禁止我冲出压抑的重围:别因为一张被认为是“文凭”的狗日的纸,毁弃我谋生的才华、摧残我心灵的幸福!
我是大专,我要尊严!
我是大专,我要发展!
我是大专,我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