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从600到8000块的“缘分”(上)

(2006-04-23 23:52:09)

【案例提要】

就医档案

贺天思 ,女,26岁,图书档案专业,现任IT类杂志编辑。

1994年某师范大学图书档案专业大专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历任图书管理员、微机教师、教工团支部书记。

1996年到1998年,申请停薪留职,回母校攻读计算机应用专业自考本科,并于2001年领到本科毕业证。

1999年,进入发行量达60万的IT报纸做编辑。半年后参与报社附属光盘杂志做改版工作,任副主编。

2001年,因北京一家发行量最大的IT类杂志社办报,被选中来到北京。

临床症状

关于为什么要出国,贺天思在来信中说,“我一直觉得学历是个问题,至少这是一个不算高的起点。……我的理想,并不是以文字为业。我从小的理想是做一个工程师。……所以我要改行,只能重新学个专业。”

关于已经拿到8000块月薪的状况,她说道,“首先按照我的水平,这只能算一个偶然,是个缘分。如果这个杂志社不接受我,我只能恢复到公众的水平,然后以大专文凭去找工作。……”

徐氏处方

徐老师说,第一,你有才能,第二,你有魅力。你用大专来打击自己的才能,你用自卑来折磨自己的美貌,这是愚蠢透顶的行为。你是我见过的最有魅力的人之一,聪明能干,pretty,rich,你是新经济时代真正走在前面的成功者、佼佼者、弄潮儿。Yes,在这前面有更多的目标要追求,更多的知识、能力要掌握,但是你的身上已经拥有了二十五六岁年轻人所能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你所不成功的东西恰恰是这个社会正在抛弃的东西,这些都是过去的东西,可悲的、令人鄙夷的东西,你不要再拾起来。

我来做一个结论,给你一些辅导。第一,你要重新发现自己:你是一个天才;第二,重新评价自己:你是个成功者;第三,重新认识自己:你是个有魅力的女人;第四,重新批判自己:不要太庸俗,不要随波逐流,基于重新认识,再决定如何提升自己。


◆ 根深蒂固的学历洁癖

徐:你在给我的来信中说前途漫漫,我有个问题,你心中的前途是什么?

贺:有一份比较稳定的职业,一份比较体面的收入,或者有类似这样的一种保障,至少专科文凭是没有这种保障的,不管是求职还是求学,在很多领域都会受到限制;不仅是国内,在国外都是受限制的。

徐:如果说在国内有限制,我无法反对;你说在国外有限制,就不好说了,你怎么知道国外有限制?刚才你讲前途意味着一份好的工作,以及能够得到一份好工作需要的基本条件。但是你一下子就弄转了,认为国外找工作也要学历——那只是大学入学而已——这是个错误,怀着这样的错误,你的奋斗能不沉重吗?

最近我碰到一位澳大利亚人,提到TAFE学校,就是高中或初中毕业以后考一个职业文凭,从理发、酒店管理,到会计、计算机、人力资源,半年到两年,连大专都不是,TAFE就是就业培训,这个系统在澳大利亚很发达,两年以后,你可以去找工作,也可以进大学继续学习。这就把你的思想否定掉了,人家是一个伟大的系统。你根据我刚才说的思想,再定义一下到底什么是前途?

贺:目前对我来说,主要是求学方面的障碍。在申请学校的时候,专科比本科弱一个级别,续本的时候是自考,也弱一个级别,如果能够出去的话,我希望能够念一所比较好的学校。就算是错误的观念吧,我总认为我的学历在申请的时候会有障碍,好的大学一定要求文凭硬一些,也许我可以选择二流大学,老是如此我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说实话,出国留学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果还是只能念二流的大学,总觉得再怎么使劲儿都是受限制的,都是由前面的基础决定的,所以我就感到非常累。二流大学毕业后,相对一流大学,在求职的过程中还会有一定的区别,我想这就是一系列的后遗症。

徐:你又跑题了。我刚才问的是你心中的前途是什么,你的定义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你第二次回答我的问题,还说是一个好的大学,一个好的文凭;而自己没有一个好的本科,没有一个好的文凭,所以要出国。

当然你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关键是你为你心中的前途、体面的工作本身做过什么努力?你一直在为这个工作去读专升本,然后想出国留学。你有没有直接去追求这个东西?就好像你爱上一个美丽的女孩,你认为幸福就是跟她结婚,但是你一直在跟她姐姐打交道,在做她妈妈的公关,而从来没有跟这个女孩献殷勤、表达自己,因为你觉得自己是个大专,这个女孩是本科。假如体面的职业是一个美女的话,你并没有直接接触它。

贺:也有一个朋友曾经问过我:你出去究竟要干嘛,也就是我认为我的前途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我想干什么,总觉得现在的职业不是我的事业,我只是把它当作一份工作而已。因为我不知道想干什么,我所追求的也不仅仅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能够让我自由一点转换方向,比如我不想做这个行业,我就能够换到其他地方,而收入之类还在其次,当然转换的行业有可能是IT业,也有可能是一般媒体,这些都是很体面的职业,如果我出国留学再回来,我想转换行业的自由度应该更大。

徐:这又是另外一个混乱的命题,你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这就好像幸福是要跟一个漂亮女孩结婚,而你不知道这个女孩是谁,你永远在人群中奔走,找一个爸爸、爷爷瞎交往,目的是期待这个女孩会出现。

导致你这么多年痛苦的根源有两个:

第一,你对前途的定义是正确的,但是你没有为了一份好的工作做任何努力,你没有去干,没有去尝试,世界上没有好的坏的工作,只有你能不能干得起来的工作。实际上没有几个人在干着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但是很多人干着一份他能干的工作,真正不喜欢,是因为你干不好,干不下去。曾经有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男主角,在领奖的时候讲了这么一句话: I have been making a living in the field that I enjoy doing,not everybody has this luck,I have been fortunate.(我一直在一个我所喜欢的领域里混饭吃,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幸运,我的运气真好。)美国还有一句话:No business like a show business.(没有一种营生能够像娱乐营生那样。)而娱乐圈里的人是最苦最苦的——唱歌的、跳舞的,演电影的压力最大。

你的思想观念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你觉得自己没有好学历,一直在考文凭,所有的心血都在学历上,有这样的心态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

第二个重大错误在于你不仅认为大专不行,因而你就不好好投入其中去混一口饭吃,把它混好,同时你还有一种所谓的“洁癖”:没有一流学校我找不到好工作。没有本科,找不到好工作也许可以解释,结果出国又想进一所好学校——不是一流学校找不到好工作,这是谁告诉你的?

贺:如果我追求的是好工作,现在的工作不可谓不好,但是我想追求的是对未来的一种踏实的感觉,特别是二三十岁应该是求学、打好基础的时候。如果30岁以后,确实你在某个行业做得也不错,而那时基础没打好,再回过头学习就迟了。这可能也是我想出国留学的深层原因,我19岁大专毕业,在求职的过程中一直运气不错,在IT媒体界,一路做下来,都是有影响、发行量最大的媒体。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     应变改行的“学历储备”

徐:本科拿到手以后,能给你带来什么?

贺:首先,求职的时候,填表可以理直气壮地填上“本科学历”;其次,求学的时候可以用本科来申请。

徐:但是学一个工科专业本身,作为一种能力,在就业时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变化,除了理直气壮地填本科以外,能给你的就业带来什么变化?

贺:应该说没有本质变化。因为一旦工作以后,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都是同一种工作经验,甚至于这一行里面有人连大学文凭都没有,仅仅是在这个报纸里面做了几年,工作也不错。

徐:你认为没有本科文凭的人,也做得不错,显然你说的这个人比你工作的年头多,那么这是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吗?

贺:我认为一直做下去也算是安全可靠,前提是维持现状,可以做一辈子。但是如果要换行业,或者有一天不喜欢,发现自己不适应这个行业——我想这也不是很意外的。

徐:俞敏洪还会改行吗?比尔·盖茨还会改行吗?显然不会啦。巨人都不改行,小人物凭什么改行?

我现在发现一个病症,你读完这个本科文凭,你拼命地攻它、花时间读,一门课居然考三年,这样期待已久的东西,它并没有给你带来就业技能上的任何东西,如果是这样,对得起你自己吗?

贺:我认为文凭不仅仅是在于求职业,也逼着自己学一些东西。

徐:假如你读完本科再去读大专,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有这样的人,他是纯粹为了求职,你读完大专再去读本科,这里面是一个矛盾。你已经有一个好的职业,学东西可以在工作中学,比纯粹地学习效果还要好。

相关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