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处世》2023年16期:输得有价值
(2023-08-17 08:45:44)分类: 纸媒发表 |
输得有价值
赵盛基
马翼超和葛杨曾经都是河北省队的乒乓球运动员,不同的是,马翼超是健全人,而葛杨是失去了右小臂的残疾人。
从事“国球”运动,谁不想打出名堂?然而,当看到葛杨比自己更能出成绩时,18岁的马翼超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选择:当葛杨的专职陪练。放弃自己的前途,心甘情愿地给别人做嫁衣裳,这不就是选择了“输”吗?马翼超却说:“我要‘输’得有价值。”
马翼超比葛杨小4岁,但生活上却像大哥哥一样关心着葛杨。为了补充蛋白质,葛杨每天需要吃七八个鸡蛋。因为蛋黄蛋白质含量低,所以葛杨只吃蛋青,剩下的蛋黄成了马翼超的,直吃到想吐也不浪费。
训练场上,马翼超不但专心致志地陪练,还把自己的技术特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葛杨。每堂课上,他都给葛杨录像,帮助他分析训练得失。他了解葛杨不服输的性格,所以,有时候他真的累得精疲力竭,而有时候他故意躺倒在地,假装输球,为的是让葛杨增强信心。
葛杨不负众望,代表祖国连续参加了四届残奥会,荣获了6枚残奥会金牌。而那些荣耀的时刻,马翼超无缘亲临现场,只能通过手机幸福地分享。葛杨没有忘记始终选择“输”的好兄弟马翼超,他亲手把一块残奥会金牌当作礼物赠送给了他。
马翼超给葛杨当陪练的十几年中,事事谦让,处处示弱。他说:“我要让他强,而让我不重要,不让他有压力,而是有信心。为了他的赢,我愿意选择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