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处世》2023年16期:用最苦的药治最甜的病
(2023-08-17 08:47:41)| 分类: 纸媒发表 |
用最苦的药治最甜的病
赵盛基
2019年,时年64岁的仝小林成功增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却说:“无论是教授、科学家、院士……都是附属品。所有头衔中,我最喜欢的是医生,最关心的是疗效,医生就应该唯效是求。”“唯效是求”,是仝小林的毕生追求,也是他用中医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突破性疗效的法宝。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世界性难题,西医只能降糖,中医连降糖都很难独立做到。仝小林说:“我始终认为,西医进入中国不过200年,不可否认有其独到之处。而中医已经护佑中华民族几千年,肯定有自己的门道。”
仝小林翻阅了大量古代医学典籍,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葛根芩连汤”得到启发,找到了治疗糖尿病的路径。其实,该方并不是治疗糖尿病的,其主药是葛根。他想将主药换成黄连,且调整药量,以达到降糖的目的。然而,如何调剂用药量,成了一大考验。黄连寒苦伤胃,《中国药典》规定黄连的用量为2-5克,但这根本降不了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在方子里增加了大姜,抵消了黄连伤胃的副作用,达到了暖胃的效果,还减轻了苦味。作为中医,他深知“用药的秘诀就在量”的道理,于是,他不断试验,黄连药量递增,突破5克后,逐渐增加到9克、15克、30克,对一些重症病人增加到45克、60克、90克、120克,因症施药。仝小林通过长期临床上的小心求证,降糖效果非常出色,比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都要好,从而解决了“中医不能独立降糖”的历史性难题,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仝小林善用黄连,因此被业界戏称为“仝黄连”。业内人士赞叹说“他用世界上最苦的药治了全世界最甜的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