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没想到这么久了我居然又开始写这个话题。虽然我好像经常被分在母婴或者教育博主的类目下,但大家都知道,我只是顺手记录自己当妈妈的过程,并没有做过什么母婴网红该做的正经事,比如开个母婴网店,或者继续一本一本地出育儿书之类。但这两天的一些讨论,又让我觉得也许这些陈年知识,还依然具有应该谈一谈的意义。
不知道是否因为自己是工科女的缘故,我做事总是先要把技术细节搞清楚。所以在我得知自己怀孕之后,我认真学习了很多孕产知识。我买的书都是医生写的,具体数据也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我还专门去医院上孕妇课程,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我生小孩的经历非常顺利,所有数据都如教科书一般标准,标准到甚至小秧都是在预产期当天出生。当然这也是有运气在内,但我认为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的帮助。
在我怀孕时,经常要去妇产医院做产检。我平时工作是建筑设计,一直觉得自己生活在现代文明中。但进了妇产医院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简直穿越了:各种我以为小说中才会出现的陋习,错误概念全都出现在产科诊室里。而且,那还是在高知云集的北京海淀区。
现在小秧已经快要10岁了,可我没想到的是,当时需要科普的一些内容,现在居然还要科普。比如前一阵子产妇跳楼的新闻中,我才知道时至今日,十年过去了,仍然有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无痛分娩这个技术的存在。还有很多人,把无痛分娩当成洪水猛兽,在相信很多谣言:什么无痛分娩对胎儿不好,对妈妈不好。
实际上无痛分娩这个技术问世已经快两百年了。第一个使用它的人是当时的英国女皇,即现任英国女皇的奶奶。这个技术绝对是妇女的福音,让自然分娩这件事变得不再可怕。无痛分娩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用剂量较轻的麻药,使痛感消失,但触觉仍在。由于剂量较轻,所以很多人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感,但已经是可以耐受的范围了。目前在发达国家,无痛分娩使用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是一项大部分人都会使用的技术。
我在孕期做完关于孕产的全部功课之后,就选择了使用这一项技术的医院。北京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有这项技术,不过据说到了现在,大部分北京的三甲医院也不提供这项技术。因为好奇“生孩子到底有多痛”,我并没有一开始就打无痛针,而是觉得疼得受不了时才让麻醉师打针。所以,我深深知道使用与否的区别。那感觉,真是立竿见影,可怕的疼痛立刻烟消云散。打完麻药之后二十多分钟小秧就出生了,并没有延长产程。
无痛分娩这么好的技术居然这十年内并未迅猛发展,我觉得原因并不仅仅是医疗资源不足。还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女性并没有为自己争取。我记得就连我身边的朋友怀了孕,当我向她们介绍无痛分娩时,她们也不是很介意医院有没有无痛分娩。很多人都觉得怕疼可以剖腹产嘛。我总觉得,如果所有孕产妇都选择有这项技术的医院,那么无痛分娩技术的普及肯定会比现在快得多。
再比如前几天提到的新生儿体重。我当时生小孩时,看到周围胡吃海塞的孕妇们,觉得景象触目惊心。但没想到的是,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孕期超重的危害性。到了2016年,中国有60%的孕妇孕期体重超标,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
孕期超重的直接受害人就是孕妇自己。孕期糖尿病,高血压,加重孕期水肿,脂肪过多甚至会导致剖宫产难度增加。第二个受害人就是胎儿。体重超重的胎儿被称为巨大儿,巨大儿的心脏畸形,成年后肥胖风险等都比体重正常的胎儿要大。
很多妈妈使劲吃是为了孩子的营养足。但实际上胎儿的吸收方式被称为掠夺式吸收,只要正常进食,胎儿就不会营养不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女性孕期反应大,胃口不佳,但生出来孩子体重却一点都不低的原因。
同时,孕妇因为生理变化,在孕期本身就会吸收能力增强。很多孕妇到了中后期,还会有一个胃口大开的时期。很多女性趁着怀孕觉得可以放开胃口猛吃,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越是孕期,越要控制饮食。孕期所谓的补充营养,也应该是多吃富含营养元素的优质食物,而不是多吃高热食品。
目前很多资料会告诉大家,新生儿的标准体重范围是2.5-4公斤。这个数字让很多人觉得8斤重的孩子还可以,不算胖。但实际上,如果以能够顺产为目标,欧洲新生儿的体重应该控制在3.5公斤以内,日本则一直以不超过3公斤为新生儿体重目标。当然每个人身型不同,如果身材非常高大,孩子稍微重一点也可以。但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数据,当新生儿体重超过3.5公斤时,剖腹产概率就会达到百分之四五十。
长久以来,关于超重大家有个误区,那就是:控制体重是为了美。实际上,控制体重是为了健康。只不过,健康的身体往往是美的。美是追求健康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