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自由行之十一:南卡探亲

(2013-11-18 10:42:13)
标签:

美国自由行

南卡罗来纳州

哥伦比亚

旅游

分类: 游记:在路上

起了个大早就奔赴洛杉矶机场,一路上宽阔的公路上车排得满满当当。我们人多,就可以走car pool,就是当你的车上不止一位乘客时可以走的道路。美国对car pool 的管理很严格,一旦被发现你单人开车去走了这条道,就要罚很多钱。而且,car pool不能随便进进出出,要在标志着可以进出的区域才能进出。可以说,它是一条用线来区分的封闭路。

 

这大概也是美国人鼓励大家拼车出行,促进环保之意。在车多的地方,这条Car pool可真算是一个快速通道。尽管如此,大部分美国路上的车子里,都还是只坐着一个人。大家宁可堵着,也不会拼车去走car pool

 

洛杉矶机场按照不同的航班分为不同的候机楼,每个楼前都有牌子,我们看到很多熟悉的公司名称,比如 Air China

 

进了航站楼就办理自助值机,办好了就去安检。美国的安检非常严格,所有人都要脱掉鞋子与外套,即便是国内航班。所以等待的时间比较长。

 

美国安检前有个牌子,写着“把你的水拿出来”。每个字我都看懂了,可我就却搞不懂到底这个拿出来,是让我拿出来扔掉,还是拿出来给安检人员看。因为在澳大利亚玩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国内的航班都是可以带矿泉水上飞机的,只是安检人员要看一眼。但是我前面排队的所有人,都把水拿出来扔掉了。于是,我也把水拿出来扔掉了……

 

所以所谓英文不够好,的确不仅仅是个单词量的问题。

 

上了飞机后第一站先到达拉斯转机,然后才到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市——也就是我表弟所在的城市啦。

 

这一程飞机时间就差不多有四个小时。在国外,国内航班多半都是没有饭的。在澳大利亚坐飞机,印象里不但没有饭,连饮料都没有。想吃想喝都要花钱买。美国的这个飞机虽然没有饭,但是有点心和饮料。

 

不过没关系,我们带了不少从华人超市买的好吃的,到了午饭时间,拿出来吃就好啦。起码饮料是免费的,已经很不错啦。

 

这一程飞机就不大,到了达拉斯转机之后的飞机就更小了——跟一辆大巴差不多。我们那小小的手提箱也不能带进机舱,要放在飞机门口的一个行李车上,让人担心一旦不稳,行李们就要纷纷跌落尘埃。整个飞机上只有一个特别小的厕所。而且,不知道是这小飞机厕所的原理和大飞机不同,还是厕所有点问题。马桶里面一直里汪着水,让人感觉不怎么干净……

 

空姐也只有一位。好在这唯一的空姐是一位特别热情活泼的姑娘,一个人轻松搞定全场。安全须知她一个人表演,所有的客舱检查她一个人完成。到了该发饮料的时候,她一个人拿着小托盘,一趟趟跑过来问你要喝什么,再一趟趟跑回前面取了相应的饮料送过来。等到全飞机的人都喝到了饮料,她已经前后跑了好几十次了。

 

坐在我们前面的是两个美女,潇洒可爱,花钱也大方。机舱里大部分人都只喝免费饮料,但这二位美女却点了一种价格不便宜的酒,有说有笑地喝了起来。喝酒喝多了难免要上厕所,其中一个美女去了厕所,然后就倒退出来,叫来空姐。远远地看见空姐解释了几句,耸肩做无奈状,然后美女骇笑,最后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厕所。出来后跟她同伴低语又狂笑……

 

好在这段飞行时间不算长,而且我在一开始就去过厕所了。所以,我一直就没有再用这个小厕所。也不知道里面后来到底是什么样子,让美女惊吓至此——当然,我也不想知道啦!

 

到了哥伦比亚,赶紧给表弟发短信。表弟回复说,他就在机场出口。可是,左看右看,这空荡荡的大厅里全部人类一共不超过仨人。我仔细辨认一番,虽然我知道表弟已经瘦身成功,而且我还有脸盲症,外加我们也好几年没见了。但眼前这几位白人老头老太太,显然不是我表弟……

 

无奈何只得打电话,谁知道电话不通!这下我可傻了眼。因为表弟是个非常严谨的孩子,航班号给了他,他应该是不会迟到的呀。难道我根本就记错了城市,来到了一个错误的机场?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秧爹倒是发现了新大陆:旁边有个商店体育用品在打折!

 

好吧,让他逛街,我和小秧在空荡荡的大厅里继续踅摸。小秧不认为这是什么问题,她喜欢这种宽阔舒服的空间,跑来跑去很是高兴。

 

正在迷茫,突然电话响了,是表弟打来了电话。原来表弟在托运行李的等候区等我们,那里在我们这一层的楼下。而我们把大行李放在了洛杉矶朋友家里,只拿了一件小箱子,无需托运。我在楼上等表弟,表弟在楼下等我,而地下信号不好,所以我打他电话就接不通,好在短信倒是收到了。

 

赶紧跑到扶梯旁,正看见表弟跑上来。这回,我算是真正看见表弟瘦身的成果啦!眼前这个精干结实、皮肤呈小麦色的男生,就是几年前那个胖乎乎的表弟吗?没错!减肥就是这么厉害!表弟简直像是换了个人。

 

那一年,在我的忽悠下,表弟真的开始减肥。我表弟是个做事认真的人,学习刻苦,为人极有毅力。他制定了严格的计划,运动外加调整饮食,并坚定地执行。就这样从一百七八十斤减到了一百三十多斤,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这中间艰辛也不必说了,总之那时候我时刻担心他的健康问题,跟他说你不要减太快了,你真的可以适当多吃一点。但是他说:这么多年都是胖子,只想尽快改变这个事实。

 

表弟开着自己买的小小花冠来接我们,车上还放了一个他特意借来的儿童座椅。表弟本着严谨的学术精神,告诉我说:“我特意查过了。南卡的法律,5岁以上的儿童就可以不用安全座椅,直接系上安全带就行。但是,因为之后我们要去旁边的佐治亚州,那个州的法律则是8岁以下儿童都要使用安全座椅。”

 

看看,什么叫专业精神。

 

路上表弟就问:“要不要去吃龙虾?”

 

啊哈,看来龙虾果然是美国特色菜。表弟计划带我们去吃一个连锁店,名为红龙虾。我犹豫了一下,因为昨晚刚吃过龙虾啊。但是又一想,能吃还是可以再吃一顿呀,回国反正就吃不起啦。但是路过那家红龙虾一瞧,哇,才六七点钟,门口就排大队了!表弟吃惊地说:“这才几点啊!看来不愧是周末啊!”

 

第一站先去宾馆。表弟帮我们预定的是相当于学校招待所的一家宾馆。这家招待所住房条件和普通的Inn差不多,不过价格略贵。住在这里的不是探亲家属,就是学术交流人员。走过一个多功能厅,里面正在开一个学术交流会议,里面很多华人国语互相聊天。华人果然是最擅长读书,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有大批的华人。

 

在宾馆略作休息,放下行李,就去表弟的家。表弟来到南卡大概已经有8年,比他在国内上本科加研究生的那个城市还要长。如果按照时间长短来排序,哥伦比亚市大约已经可以算是他第二故乡。

 

表弟初到南卡时是全奖的学生,此刻是拿工资的博士后。表弟留学,从第一天开始,就没有花过家里一分钱。他全凭自己功课出色,负担了自己在美国的学费及生活费。现在表弟独自住着一个地段还不错的两居室,比起那些家境富裕的孩子来说,这不算什么,或许还觉得房子不够豪华。但是我这个做表姐的,真觉得我表弟非常非常了不起!

 

表弟的家里,最干净整洁的就是厨房。表弟开玩笑说,这就是单身汉的特点,人家居家过日子的人,则是厨房最难收拾。

 

我们在表弟家里拍照留念之后,就一起去吃饭。表弟带我们去了一家中东菜,人少,不用等位,适合我们聊天。中东菜距离表弟的家很近,我问:“走着去不行吗?”表弟谨慎地说:“今天是周末,这里黑人比较多,那边又要穿过一条酒吧街,还是小心些好。”

我问:“有过事故吗?”

表弟说:“有过。砸玻璃,打架,都有过。而且你也不知道谁带着枪。所以,谨慎点好。”

 

其实所谓酒吧街,在我眼里就是两三家酒吧。而且路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人。但既然表弟说了,想必还是要小心些。像美国,澳大利亚这种新国家,不像欧洲满地都是人,很多大城市都一派小镇风光。像哥伦比亚也算是南卡省会级城市,但在我们这些每天观赏人山人海的北京市民眼中,此地真是清幽静谧,宛如世外桃源呀。

 

表弟说,据同学们说这家中东菜应该很正宗,因为从老板到厨子以及伙计一大半都是标准信徒。每到宗教方面的时刻或节日,还会集体向着圣地麦加的方向朝拜。

 

我听了觉得有些夸张,就问:“真的吗?可是他们怎么会知道哪里是麦加的方向呢?”

表弟说:“虔诚的信徒好像都会随身带着罗盘。”

 

一点菜发现,果然是有信仰的餐厅:根本没有酒!我想喝苏打水,却一路都没有喝到。问了数家地方,都发现原来美国人所谓的苏打,就是汽水。我问有没有含气的矿泉水?服务生俱都摇头。这一点还是欧洲更合我的口味——如果你不特意声明no gas,基本上给你的水就都是有汽儿的。

 

点了一些饭和pizza,端上来不但分量很足,味道也相当不错。说起来,我好想还真没怎么吃过中东风味的饭馆呢。第一次吃,觉得比想象中好吃很多!

 

席间我们一直在聊天。我最关心的,倒不是表弟有没有女友的问题——他现在基本条件不错,只是因为工作比较忙,周围社交圈子也不大,才一直未能解决个人问题。而且,男孩子就这点好,因为不用考虑生孩子的问题,所以40结婚也不怕晚。

 

我关心的当然还是他的身份问题。现如今我国移民大潮汹涌无敌,海外到处都是中国人。美国这种本来就比较严格的地方,现在更是越来越难以留下。出国念书当然不一定非得留在国外,我想这是因人而异的。像我表弟这种人才,博士毕业后虽然国内已经有数家用人单位向他抛来橄榄枝,但我真的还是建议他争取留在美国。取得身份之后,再考虑回国发展的事儿。所为何来?我来给你们简单讲讲我这位南卡表弟的小故事吧!

 

表弟当年在国内上本科时,虽然专业课与基础学科很好,但是据他讲话,自己偏科。很多“只学一个学期”的科目成绩一般,再加上社会活动能力也一般,所以总分不够出色,没有被推荐上保研。于是表弟就去考研。他的成绩是:英文80多分,高数99分,专业课全是第一名。总分排名全系第一。

 

听起来也算个小号的学霸了是吧。但是,他政治没有考过国家线,差了一分。最后结果还不错,貌似当时有个什么条例,优秀学生可以破格录取。他成绩实在出色,就顺利地上了研究生。

 

表弟是化学专业,身怀科研梦,心系实验室。好不容易上了研究生,更加努力,几年内做出了好几个历届研究生都没有完成的实验。但由于表弟还想好好学英语,就经常到外面去上课,故常被导师批评学习态度不端正。表弟一提起这件事就觉得很冤枉,说:“我其实都是安排好实验室的事情才去上课的,很多时候,蹲在实验室里也没有意义。但是我的导师不是很理解,所以对我有点偏见。”

 

我问他:“可是你做出那么多成果,别人什么成果也没有,这不是很明显的吗?”

表弟叹口气说:“我做的那些成果也都比较复杂,想要读懂都是要花时间的。可导师非常忙,没时间细看。然后他就觉得,天天待在实验室的人,如果没完成实验,是因为那个实验比较难。我没有每天去实验室报到,虽然做出了一些成果,那只是因为我的运气好……”

 

不管怎样,表弟算是顺利毕业啦,也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人生步入正轨,天道酬勤了吧。可是问题又来了。国家级研究所轮不到表弟一个普通硕士,他找的工作是个企业的研发部门。没多久他就发现,其实也不需要他搞太多研发,倒是挺需要他搞搞人际关系的。工作了一年,表弟觉得自己的长处没有发挥的地方,短处倒是天天都要用,就决定还是去美国继续读深造再说吧。那时候他还想着,学成归来,应该就可以找个实验室的工作了吧。

 

本来表弟也考虑过去新加坡,因为新加坡承认他国内的硕士学历,可以直接开始念博士,时间上可以更快一些。他觉得自己已经耽误了很多年,不能再拖下去了。我当时苦劝他一步到位。一个男孩子,所谓耽误一两年,完全不算事。既然化工是美国最强,他又一心想在学术上有所发展,那么何必一上来就为了一年两年的时间去退而求其次呢?

 

最终表弟自己权衡一番,还是决定直接申请美国。

 

表弟托福与GRE成绩都很好,但是申美国名校的人才竞争实在太激烈——中国重点大学里的孩子,有几个不是考试高手呢?满分遍地,还外带各种兴趣特长。我表弟只算小号学霸,还没到申请常青藤全奖如探囊取物的地步。

 

好在表弟一直学术能力确实强,对美国各学科领头人都很了解。他找到了一位在美国业内水平很高的教授。这位教授以前在更好的大学任教,现如今年岁已高,回家乡所在大学养老。家乡的这所大学综合排名在全美不算太高,所以申请难度不是很大。

 

于是,表弟就申请这位教授的博士生。终于如愿以偿,既进入很好的老师门下,又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这之后不敢说是一帆风顺也差不多啦。表弟到了美国,有了奖学金,衣食无忧。一进实验室,没多久就当上了顶梁柱。现在他踏踏实实继续在学校做博士后,在学术领域发展。表弟不但有很多学术成果,还有了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式,去年表弟的一项科研成果,被美国能源部年度报告上引用了一页半,并且还提到了他的名字。

 

但是闻听美国这几年绿卡发放极为苛刻,表弟虽然是学术的小小一颗新星,但美国实在人才众多,竞争激烈,也难免令我担忧。但和表弟一席深谈之后,我放心了不少。他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头脑清晰,规划合理。说起来头头是道,令我心服口服。平时虽然网络上也有沟通,但毕竟不够顺畅,此刻亲眼看到表弟的状态,我才真真正正觉得,他来美国念博士这一步,真是走得英明万分。

 

表弟在美国的收获还不仅是学术能力获得认可与发展机会。他整个人都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他减肥成功后一直保持良好的健身习惯。他对我说:“我们导师现在70多岁,但是每天都会健身。即便是出差,也要到宾馆的健身房去跑一跑。他常说自己个子小,所以一定不能胖。”

 

自然,他导师身体也非常好。对于自己曾经的肥胖,表弟说:“我现在觉得,胖的确就是不好的生活习惯造成的。我们系里有一位教授特别胖。我们搞典礼,大家亲眼见他吃掉12个甜甜圈。”

 

除了健康,表弟物质观念也有所改变。一开始他也买过二手的炫酷车子,有一辆车子车门向上打卡,十分拉风。那时候他总念叨下一次要买一辆宝马。但最近他换新车,居然买花冠。我打趣他:“不买豪车了?”他说:“不,我现在观念不同了。车子好用就好。我们系那位甜甜圈教授那么胖,和我开同样的小车子。我更不需要那么大的车子。”

 

我们就这样一直聊一直聊,小秧在一边听着。很多时候她似乎只是默默地坐在一边,但良久之后,我会发现,其实这些大人话,她都听进去了,而且有她自己的领悟。对于三四岁以上的幼儿来说,我觉得并不需要时时刻刻都优待他们,都为他们创造一个儿童世界。让他们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做一个旁听者,他们吸取的营养,会比我们想象的还大。

 

接下来一天的计划,是由表弟开车送我们去亚特兰大,我们一起玩一天。然后我们就从亚特兰大坐飞机直接飞回洛杉矶,表弟则开车回到哥伦比亚。从本地开车到亚特兰大大约要4小时车程。所以,我们也并不能聊到深夜——明天还要一早出发呢。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