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日记(四)
(2013-07-23 08:54:29)
标签:
健身健康 |
分类: 活动:大家一起玩 |
自从我不再把博客当上班来做之后,我的坑品就越来越差了。这篇健身房日记拖拖拉拉一年都没有完结。不过也好,现在我健身差不多一周年了,当初设定的目标“减掉五公斤”也达到了。我想现在再来谈这个话题,感悟和收获都比一年前更多。
去年夏天,进健身房之前,我的体重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58公斤。而且当时是夏季。在此之前,我冬季体重大约是55公斤,夏季体重53公斤。这样的体重我已经维持了很多年,包括生完小孩之后,也是很快就毫无障碍地就回到了这个体重。
或许有人会说:身高166,体重58,也不算很恐怖。确实,假如是一个身材结实的人,这样的比例并不可怕,而且很可能看上去很健美。但我是个运动能力很差的宅人,身体虚弱,力气也很小,所以我的58公斤,基本上已经到了“胖子”的边缘。
当我体重到达58公斤的时候,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自己越来越糟糕了。照镜子时常常倒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胖,但就觉得自己看上去老气,窝囊,气质差,拍照特别难看,买衣服特别难。很多衣服也穿得上,尺寸来说似乎也算合身,但就是说不出的不好看。
糟糕不仅仅反映在外型上。我还发现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无法集中注意力。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什么计划都不想去完成。我的生活充满了无力感。我是个基本不会失眠的人,可是每天睡10个小时也仍然觉得精力不济。
而且,颈椎问题也在严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我常常觉得肩头发紧,有阵子甚至想去找人专门给我按摩。有人对我说,肩头发紧是第一步,接下来就会整个后背都发紧。那时候我无法坐在电脑前超过一个小时,否则就头晕眼花。
那时候我常悲哀地想,这就是老了吧。现在的我,简直就是废人一个。
所以那一阵子我很少拍照。偶尔拍了一些,还会删掉很多。这也导致我今年回过头来看以前的照片,发现留下来的都是还看得过去的。对比现在的照片,似乎区别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明显。
但是今年夏天,当我真正完成了设定目标,体重稳定在53公斤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一年以来的状态,简直有脱胎换骨之感——是的,虽然稳定减掉的体重,只有5公斤。
我觉得买衣服又变得容易了。绝大部分衣服穿上身都还不错。我一向是比较肉乎乎的身材,从来都没有拥有过骨感美。现在照镜子也不觉得自己是瘦子。但确实,即便是同一件衣服,现在穿上就觉得很精神,很顺眼。较之去年,差异明显。
同时,我颈椎肯定还有问题,但日常生活时,已经基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同时我的精力较之去年没有健身时强了太多——我又变得很能干,很积极,做事效率很高。这时候我再次深深地意识到: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没有毅力,没出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无法将理想付诸努力……这一切无力感和挫败感,并不是你的意志力不够坚强,而是因为你的身体太差了。
所以我现在清醒地意识到,去年的那个34岁的废人,不是老了,而是不健康了。我缺乏锻炼,所以我虚弱,臃肿。其实三十多岁的人,从哪方面来看,都不至于像我去年那个状态。
好吧,以上这些实在太像健身广告了。而且,瘦身的好处谁不知道呢?还是快快进入到整体,说起“如何在一年内减掉5公斤”这个话题吧。
5公斤听起来并不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很多减肥达人都是成功减掉几十斤。但其实健身房里那么多练友,很多人出勤率也很高,办卡时间也很长。但是,体重却一公斤都没有减掉的也大有人在。
于是话题就又要从上次说到的“如何选择健身方式”上来了。
首先我非常推荐上团体课程,因为这样一来是有教练指导。二来一个能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会员的教练,通常总是比私教更专业。二来上几次以后,你会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练友,有了伙伴,坚持起来更容易。我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这样,组建起一个4人的健身小分队的。
而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如同世界上任何事情一样,我觉得第一步应该在健身房找到一种你喜欢的项目。只有当你有兴趣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只有你觉得运动快乐,你才容易坚持下去。
对于外向型的人来说,舞蹈类通常会很快乐。比如尊巴,肚皮舞。
而对于很多内向型的人来说,瑜伽,普拉提等可以静静地自己努力的运动,会更适合。这些人讨厌大呼小叫的教练,喜欢享受自我挑战的感觉。
而对于一些毅力强的人来说,跑步机或是游泳是好项目。这种重复性的活动如果坚持够久,每次都能产生成就感。
其次,当你找到了一种最有乐趣的项目之后,你可以把最多的时间留给你热爱的项目。但别的运动项目,你最好也适当参加一些。
我在健身房的一年中,我发现凡是减肥比较见效的练友,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品质,就是不挑剔运动的类型。只要有课程就进去上,没有课就去跑步游泳。
这样做看起来杂而不精,但是我坚持一年之后,发现这么做的妙处真是很大。让我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多种运动并行的重要性吧。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从小在江南七怪的指导下练武。他天赋很糟糕,各种学不会。七个师傅对他又伤心又失望,觉得天下再也没有这么笨的徒弟了。后来突然有一天,郭靖开窍了。他变得不笨了,动作自然而然对路了,腿脚也灵活了。他的师傅一打听,原来全真派的老道偷偷教了郭靖一些内家功夫。虽然只是呼吸打坐,但竟然也令郭靖在学习江南七怪的外家功夫时大有进步。
翻译成健身房语言,这个故事就变成了这样:有一个叫郭靖的孩子,刚开始跳尊巴舞,同手同脚,动作难看。全操房里也找不到比他更笨的学员了。但是突然有一天,郭靖跳得越来越顺眼了。原来他同时还上了瑜伽课,这两个看似完全不同的运动,竟然也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提高运动水平,还是要进行综合训练。
即便是仅从减肥的角度来说,综合训练的效果也比较好。我在健身房健身已经很久了,而且体能型,拉伸型,有氧运动型都认真参加。但我偶尔打一次羽毛球或是乒乓球,尽管强度不大,之后居然也会有一些部位的肌肉酸痛。这说明,这部分肌肉还是我平时很难用到这个程度的。这是因为健身房的那些课程虽然也很全面,但当你熟悉了一些课程之后,你的身体就会习惯了它的运动方式。而陌生的运动,则会让你的身体做出全新的反应。
我们健身房的大部分团体课程,时间都是50分钟。对此很多朋友也表示过怀疑:“一次课才50分钟?那能有什么效果?起码两小时才行吧?”
或许从脂肪分解方式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有道理。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难坚持的做法。你给自己运动的门槛设置得越高,你就越不容易完成。刚开始我锻炼的时候,有时候累了不舒服,又没有合适的课程,我就去跑步机上以5公里的时速走一走。最短的时候,可能就只走了二三十分钟。于是有人就笑我说:“你这样也好算一次锻炼?”
当然算。我们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健身设置那么苛刻,严格的标准呢?凡是“你必须以这样那样的顺序锻炼多少分钟以上,否则就一点用都没有”的说法都是伪科学。说这话的人初中物理就没有学好。
运动,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状态不好的时候可以不做剧烈运动,快走一会儿,出一点汗也是好的。菜鸟宅人进健身房的第一步,应该是让运动成为自己的好习惯。起步目标定得太严苛,只会让自己望而却步,想起进健身房就发憷。
何况,50分钟的锻炼真的达不到效果吗?非也非也,看你怎么做了。我见过很多健身房的练友,比如舞蹈课,她们会说:“我今天都没怎么出汗,看来我的体力太好了。这种跳舞对我来说,没用了。”
其实,如果跳舞三十分钟你都不大出汗,那不是你体力好了,是你根本就没有在跳舞。因为要知道教练肯定比你体力好,她们都大汗淋漓,你怎么可能锻炼不到呢?我们健身房有的小教练,春节一回家就吃胖了。回来带操,很快又瘦了。
而普通人跳了半天觉得“不累”,是因为动作压根就没有做到位。
很多人都觉得教练跳得好看,自己跳得奇怪,是因为教练姿势优美,自己动作难看。其实并非如此。造成这样的结果是你根本看不懂教练的动作,无法读出她到底动用了多少块肌肉,以怎样的顺序完成了这个动作。所以你更加不可能真正地复制这个舞蹈动作,只能简单地模仿一个大概的姿势。
比如同样一个扭腰,人家在两秒钟之内动用了N个部位的肌肉,做出了很多细微美妙的动作。而且每一个动作都一步到位,用力量控制,表达出了完美的节奏。
而你只是在好几秒钟之内随便地、缓慢地把腰晃了一下,没有任何精细动作,那运动量能一样吗?
那么,我怎么才知道自己的动作做到位了呢?很简单,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位,你就会跳的像教练一样漂亮。你就可以去伴舞挣钱了——我是说真的。如果还没跳这么好,你就是动作还没有做到位。当然,你做不到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做到位,所以还需要努力练习。
说到这里,我又要感谢我老妈对我的运动教育。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对我的学习压根就不操心,因为她觉得如果我聪明,不用着急我也会考得好。如果我笨,那么她着急也没有用。但是运动这件事,她觉得练一练总是有效果的。所以虽然我从小非常不喜欢运动,但在我老妈绞尽脑汁的生拉硬拽下,我居然也算是学过一年舞蹈,一年健美操,一年散打。
当时我就完全谈不上有任何水平可言,而且一旦不练之后,似乎锻炼效果也没有留存下来。我韧带还是很差,协调性也还是不好。但是,当时教练们对我动作的纠正,讲解,和那时候练习过的一些基本动作,以及从中学习到的运动要领,却从此都不会再忘记。
到现在,到了健身房,我基本上能看懂教练的大部分动作。如果看不懂,也知道该如何询问。然后就会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每次课程都能够做得更多。
更重要的是,小时候的经历告诉我,不管你运动的起点多糟糕,只要你坚持,就一定会超越从前的自己。在进什刹海体校练散打之前,我是班上体育成绩最后一名。练习一年之后,我在全班综合成绩可以排进前几名。越野赛800米之类甚至可以在年级里名列前茅。这些收获会让我在多年之后,坦然面对瑜伽教室里“全场我最高”的窘境。
微博上很多人问我:你练了一年之后,还是全场最高吗?
我答:是的。因为偶尔有比我还糟糕的人进了瑜伽教室,通常第二节课就不会再来了。长期练习的,很多都是天赋不错的练友。像我这样韧带很差还能坚持练习的,的确太少了。所以,对于“全场我最高”这一点,我真心的相当自豪。
而这种对运动的认识与勇气,都得益于小时候参加专业运动的童子功。那段时期的经历让我知道,运动,最大的益处,是提高自我能力。
所以对小秧,我一早就将“运动”排在了第一位。在小秧的各种兴趣课中,假如条件不允许,我觉得钢琴可以不弹,英文可以不学,围棋更是无所谓。但舞蹈,我一定会让她继续练习。假如她不喜欢舞蹈,我也会另外再找一个她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让她一直练习到18岁。家长对孩子的权威应该慎用,而培养孩子长期良好的运动习惯,就是这权威必须起作用的为数不多的情况之一。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礼物,比健康更重要。
说到健康,这个健身房日记一直在说运动的事儿。早就有人想问最后一个问题:“你节食了吗?用不用少吃饭?”这个敏感的话题么,就留待最后一集再说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