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原来这么好

(2013-07-26 10:44:55)
标签:

幼儿园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上周小秧的幼儿园低龄班级里出现了手足口的患儿,幼儿园决定提前放暑假,并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让孩子们在家里隔离两周。

 

恰逢前两周秧秧刚有过轻微的口腔疱疹,虽然没有发烧,但我们觉得也应该小心些。再加上秧秧也闹着说“我不要去幼儿园我要在家待着”,我们就主动隔离了。

 

这么多天在家里,总觉得该给孩子安排些节目。我确实也想过要不要带着她去哪个海边住一住,度个短假。我还算好办,工作性质比较自由,打个招呼就行了。可是秧爹一个上班族,假期总要提前安排,我们并不能一家三口同去。为了小秧的隔离周,一个人带她去这里那里度假,我会很累,而且生活也严重受到干扰。

 

最后转念一想,干脆,就让小秧好好看一下妈妈平时是怎么生活的吧。

 

于是每一天,早上起床,吃了早餐之后,我会带着小秧,开车送秧爹上班。到了下午,又一起去接爸爸下班。接送之外的时间,我告诉小秧,妈妈在家里是要工作的,不能陪你玩,你要自己想办法。

 

到了中午,我就去健身。我告诉小秧:“妈妈健身的时候,你就门口看着。不要打扰我,也不许给别人带来麻烦。”

 

每天去健身之前,我会让小秧在书包里挑几本她喜欢的书带上,也带上画笔和本子。

 

宣布完纪律之后,我对小秧说:“如果你不愿意呢,那你还是要去幼儿园。毕竟你们班小明,小华,小强都还去呢”(当然啦都是化名)。

 

为了不去幼儿园,小秧答应了我的全部条件。而且,她一向还是很有自控力,也很讲信用,答应的事情,总能够做到。

 

第一次这样跟着我去健身房的时候,小秧还挺兴奋的,看哪里都很有意思。第二次去,也很开心。第三次去,就开始觉得无聊了。第四次去,就不太情愿。

 

健身完了吃饭也差不多是这种状况。第一天,小秧听说在外面吃饭,很是兴奋。第二天还带她吃了麦当劳。第三天,她对着商场里各种快餐,可怜巴巴地说:“妈妈,我饿了,可是这些我都不想吃,我想吃米线,或是面条,馄饨。”

 

逛超市也同样。第一天特兴奋,第二天也蹦蹦跳跳,第三天开始,就觉得没意思,而且累。对我要买那么多东西,感到很不耐烦。但是买回家的酸奶什么的,确实她很快也就都吃掉了,于是又要去补充新的。

 

于是这个周三,小秧开始跟我讨论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谁。然后表示,她最好的朋友还没有去,她还是在家再待几天。

 

昨天晚上,小秧对我说:“明天我要去幼儿园。”

我说:“可是,你不是说你最好的朋友还没去吗?下周吧,下周我听说小丽和小梅要去。”(化名)

小秧说:“没关系,妈妈,现在去的那几个也是我的好朋友。”

 

今天早上,小秧起床以后,一听说可以去幼儿园,立刻什么毛病都没有了。特别高兴地自己穿好衣服,收拾好书包,拿了我给她新买的书,就去幼儿园了。

 

在路上,我遇到另一个坚持送孩子的家长。她也说:“我们一直送呢,没办法,孩子在家里待不住,觉得特没劲。还是幼儿园好玩。反正全园也没几个孩子,应该也不会传染了吧。”

 

小秧听了,对我说:“妈妈,我没想到在家里待着是这么的没意思。爸爸每天都要去上班,妈妈要工作也不能陪我玩。一个小朋友也没有,家里简直像个大监狱!”

 

我听了就笑,说:“每天不是还带你出去的吗?昨天还带你去书店买书了呀。”

 

小秧说:“那也就是还行,也不是特别有意思。”

 

我说:“秧秧,妈妈告诉你,妈妈从小就不喜欢放暑假,觉得还是在学校里跟小朋友玩比较有意思。”

 

真的,我从小就觉得放暑假没劲。就是因为我妈妈一个人带我,不可能为我特意安排假期。我记得她也曾经在暑假无奈之下带我去她的单位上班,而我也是那种被人各种夸“太乖了”,从来都不惹麻烦的孩子。

 

而我记得为了打发时间,我自觉地报名了很多奥校,觉得在教室里学点难题,长长见识,也比在家待着强。

 

所以我常想,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当然很重要,但是时时刻刻的陪伴与伺候,却未必是好事。小时候那段看似孤独的岁月,让我习惯了一个人独处,习惯了自己获得快乐与消遣。也让我珍惜和朋友相处的时光,至今我的好朋友都非常多。

 

而阅读和学习新事物,则是我当时为数不多的消遣。现在,它们已经成为我的终生习惯。

 

有了小秧之后,我也常常观察她。我发现,虽然孩子总是习惯性地要求父母“陪我玩”。但如果父母真的没有时间陪玩伺候,她一个人能够做得非常好。秧秧闲极无聊之极会画画,会建造复杂的拼插,会自己对着书努力认字,甚至会算数学题,还会去弹琴很久。而我也清晰地记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因为我的生活并没有这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琐事与烦恼,我的专注力远远强于现在。我可以非常投入地练习素描数个小时,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这一周,我基本没有迁就小秧,而是让她真实地看到我的生活。同时我还告诉她,为了你在家,妈妈已经请假了。本来这几天,妈妈还应该去上班呢。

 

我们在国外旅行时,发现很多父母做什么事情都带着孩子,而他们的孩子似乎也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非常合作地跟着父母。我想这其实也是一种真正的社会教育,也难怪人家的孩子很少考大学都不知道报什么专业。

 

又何况,我家这样的情况,较之我小时候的家庭生活,难道不是已经够理想,够难得了吗?

 

有时候我们总抱怨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可又习惯性地千方百计给孩子提供接近理想状态的环境。就像幼儿园,本来是父母的福音,让孩子能有小伙伴的陪伴,在集体生活中学习人际交往,提高能力,包括适应相对复杂的菌群。但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居然成了无奈之举,成了可怕的地方,孩子去幼儿园是受罪——因为不能像在家里那样,伺候得那么体贴周到。那么,这样的孩子又怎么会体恤父母与他人,又怎么能体会到独立思考与能力进步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