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纸上谈兵

(2011-11-14 08:50:22)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总有读者希望我多谈谈关于男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对此我总觉得自己确实不够资格。其实岂止是男孩子的教育,即便是女孩子的教育,我此刻也只是进行状态。并没有培养出一百多个优秀栋梁或人格极佳者可以佐证我的理论。

 

只是教育这件事,我又觉得归根结底是人生观的问题。每个人对这世界的看法都很不同,有人觉得一定要做人上人,有人觉得只要饿不死就行。所以一定要我谈这个问题,我只能描述一下在我心目中对男孩子的期待。

 

男孩子究竟该怎样才好呢?很多家长的苦恼就是:男孩子不听话,胆子大,爱惹祸,坐不住,故而既不是特别讨老师喜欢,考试成绩也不够好。将来怕考不上大学,没出息。

 

但假如男孩子特听话,胆子小,不惹祸,坐得住,讨老师喜欢,考试成绩好,父母又难免担心这孩子是否太老实了一点,将来是不是会性格太弱了呢?

 

这么一看,在现代社会里,男孩子的教育简直有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感觉。到底要怎样才好呢?这个话题有点大,我突然又想东拉西扯了——

 

最近开始发愤图强,打算提高英文水平,就找了一些喜欢的英文电视节目来看。我比较喜欢discovery的节目。不是荒野的那部分,而是稀奇古怪人生的那部分。前几天看一个节目,大约是在美国吧,三个年轻人住在一个杂乱无比介乎垃圾堆、仓库、小工厂之间的建筑物里。他们先是去逛旧物店,一个脏乱差的小店里,卖各种二战时稀奇古怪的军用品。三个年轻人先是在这里淘了不少货,然后又回到他们的乱窝里,开始加工和仿制其中的一部分。

 

事实上他们的加工手段却很专业,因为他们的乱窝里有很多用来加工的设备。比如车床。然后他们鼓捣出一堆东西,拿到周末的跳蚤市场上去卖。跳蚤市场上有各种各样来淘货的人,他们得到了不少现金。

 

其实这几个年轻人做的东西,艺术含量并不高。就只是一些简单而略带个性的玩意儿。但那又如何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是也经常希望买到一些不是流水线上出来的小玩意儿吗。而对这三个年轻人,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也因此赚到了钱。虽然没看前因后果,但似乎这三个年轻人就是以此为生,故而感觉非常娴熟和专业。

 

另外一个节目也很有趣,是两个年轻人搭档,一胖一瘦。他们的职业是什么呢?也很有趣,是仓库货物拍卖的职业买家。美国每年都有一些仓库拿出来拍卖,你可以用一个价格买走这里面堆得所有物品。有趣的是,这些东西你只能很快地看几眼,不能去翻动。之后就现场拍卖。

 

于是职业买家必须有一双慧眼,用合适的价格买下仓库货物,回去以后整理利用,再把这些旧物分头卖出去。

 

在他们买到的东西里,有的他们可以直接卖掉,有的他们简单加工一下再卖掉。每一笔交易完成之后,他们都会算自己的利润。两个年轻人显然是真心喜欢这种工作,因此他们老练而又兴致高昂。

 

这两个节目中的年轻人,做的似乎都是有些不着调的事儿,但他们都自信而快乐,并且能养活自己。

 

说这两个不相干的节目,我到底是要说什么呢?我想说的就是这就是我心目中,男孩子得天独厚的地方。男孩子不用考虑生育,有巨大的能量,擅长动手。思维单一,可以把一件事做到很完美。故此男孩子很容易生存,做什么工作都行,因此有资格挥霍青春。潇洒快乐,将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最好,这是男孩子的特权。

 

而女孩子,早晚要面对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孩子?天生的体力悬殊让她们相对更适合偏于脑力的工作,而生育的困扰让她们必须在青春时光好好规划和考虑人生。而女孩子天生也确实更擅长多项事物的安排,因此女孩子总是不由自主地尽早受教育,尽早树立起了人生计划。女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就是不可避免的趋向于面面俱到。

 

所以,男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小小年纪就坐得住又听话然后考试成绩很好呢?男孩子是有权晚一点做决定的呀。男孩子上大学的时间晚两年有什么关系呢?25岁的男孩和29的男孩有什么分别吗?

 

又何况,其实事实往往很讽刺。让男孩子小的时候多运动,多锻炼,多动手,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在学习上往往能够后来居上,并在日后更长的赛程——人生中——表现得实力非凡,后劲十足。

 

而那些从小被管束过严的男孩子,大了以后却往往泯然众人,还有一身稀奇古怪的娇气病。

 

拼命念书、戴上眼镜、考研考博、当白领或者公务员……或许女孩子这样规划,还有“稳定”这个好处。男孩子也有必要这样规划吗?这样规划有什么好处呢?

 

不要说环境逼人,其实根本就是父母自己在逼自己,然后又去逼孩子。说得难听一点,很多父母简直是眼盲心又瞎,既看不见孩子的特点,也看不见除高考以外的路,然后把孩子逼到死胡同里。还居然口口声声说“中国就是这样”“不上大学没办法”。好像中国人假如不上大学就没法过日子了似的。我们的社会确实不够完善,但还真没到除了高考别无它途的地步。修理工,技术工人,发型师,厨师,健身教练……堂堂正正,不需要考大学,而且收入不错的职业一抓一大把,真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家长眼里就只有白领公务员一类的工作才算工作。

 

男孩子怎样都可以有出息,对于男孩子来说,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做生意的男人,靠手艺吃饭的男人,都让人佩服和尊敬甚至羡慕。但是做生意的女人,靠手艺吃饭的女人,则多少都给人一种“怪不容易”的感觉。

 

男孩子最容易英雄不问出处,怎样都能成功。而女孩子才真是怎么都很难成功。我曾经说过女孩子的世俗幸福标准大约是八个字:事业有成,婚姻幸福。各位可以仔细想想,你周围做到这两点的女性,哪个不是三头六臂外加运气奇佳?

 

而男人么,只要事业有成,婚姻就不成问题。即便不是最好的,想要过得去总不会太难。

 

我对孩子的教育期待,就是希望孩子获得找到幸福的能力。我承认,对于幸福的期许与描绘,我当然也有自己的偏见。我的偏见就是这样的:

 

我会更希望男孩子的身体强壮,而女孩只要健康就好。

带女孩旅行我会强调优美和细腻,所以尽量去人文丰富的地方。带男孩子我会更强调旅行艰苦与到达,大概会更多自驾游野营。

女孩子的爱好,我希望尽量是增加她的“美”和“慧”。男孩子的爱好,我希望是增加他的“强”与“智”。

我对女儿万般宠爱,甜言蜜语不断,又搂又抱又蹭,会比较昏聩。对男孩子大概会少说多做,多用笑容多竖大拇指鼓励,适当收敛自己的肉麻倾向。

 

总之,类似的区别大概还有很多很多,目前体验有限,也只能简单举例假设。

 

虽然我对男孩子女孩子确实有不同的设想和做法,但不管男女,我都还有一些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们人格健全,了解自己,懂得自己,会自己寻找幸福。这样,也就是我心目中成功的教育了。哪怕女孩子居然喜欢探险爬山,男孩子倒是喜欢美食购物,都只不过是个性的细节。只要他们自己能够从中感到快乐,而不是困扰,我就觉得很满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此时此刻
后一篇:蓝天狂想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