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天狂想曲

(2011-11-15 08:45:49)
标签:

杂谈

分类: 闲话:絮絮叨叨

这几年北京的人口越来越多了,多到车辆限行,却依然能堵上了大部分的路。多到只要不刮风,北京的天就是灰色的。多到无论你做什么事,几乎都要排大队。比方说今天早上,天就灰灰的。这都是为什么呢?基本上就一个原因:人太多。

 

以前说北京的哪个地方好,我们会说:那里景色好,那里服务好,那里美食好……等等。

 

但现在说起哪个地方好,最关键的一点一定是:那地方人少!

 

北京为什么人这么多呢?这实在是说来话长。首先,各个政府部门,各大部委,全都在北京,并且分布在京城的各个角落。于是每天全国各地跑衙门的人,就住满了北京的宾馆,开办了无数的驻京办事处,并且每天开着无数辆车跑在北京的马路上。以我的行业建筑业为例,西边以甘家口一带为中心,集中了全国最多的建筑设计公司和设计院。为什么呢?因为建设部和规委都在这一带附近。建筑业如此,别的行业大多也是如此。

 

除了政府部门,还有各国使馆。因此除国内业务外,一大半国际事务几乎也都会在北京开办。与政府部门相似的是,因此也催生出无数故而在此长期或临时居住,并开车上路的人。这一下子又是多少人呢?为数也相当不少了吧。

 

北京不但是政治中心,还是文化中心,拥有全国最多的大学。每年来京上学的学生有多少人,我简直没法数出来了。就算一个学校每年新生几千人,北京的大学恐怕过百,这批人有多少呢?有几十万不奇怪吧。

 

文化中心还不算,北京还要当经济中心。中关村,全国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居然会在北京。这真是令人非常不可思议之事啊!这种地方为什么要在北京四环内呢?当然,可能当初规划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荒凉。但是规划者如果稍微动一下脑子,就应该知道学院路一带即便是在九十年代,也已初见繁华雏形,已经应该开始考虑未来的疏散问题了。哪里还禁得住中关村这种硕大的东西呢?

 

西边有了中关村就已经够北京消化不良的了,西直门一带,还要雪上加霜,居然有可怕的动物园商圈。据说北京“动批”是华北乃至全国规模都数一数二的服装批发市场。这样的东西,竟然存在于北京的市中心!

 

西边可怕,东边比西边还可怕。著名的CBD,应该又是一个全国最大的什么什么中心。现如今那里高楼林立,堵车时间从早一直到晚。如非万不得已,我轻易不敢往那边去。无数的外企都在那里开办代表处,办事处,分理处。所为者何?一定是办事方便,成了气候也。据说CBD要东扩。在我看来,如果真的东扩,也不过是把堵车范围加大而已。现在已经堵到通州了,进一步堵到河北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儿。

 

朝阳区的胃口大约实在是大得很,有了CBD还不算,还建立了电子产业开发区,也就是我们望京地区啦。几年之内,有无数家世界500强企业搬了过来。越是堵,越是人气旺,再加上地产商闻风二而来,纷纷抢地盖地标,盖新的商业楼。再和酒仙桥那边的电子工厂们连接起来,整个东北角地区又堵成了一团乱麻。

 

本来,南城还算是一片净土。由于北京人对南有偏见,曾有“宁往北迁十里,不向南走一步”的说法。南城因此反而得以保留它的舒适宁静和北京韵味。可惜,眼看着北边各区人满为患,税收节节升高,南城自然也不甘寂寞。于是南城开始建了无数可怕的大型卖场:建材城,玩具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从十里河到大红门,现在的南城堵车程度,比北边也好不到哪儿去。

 

在这样一个乌烟瘴气,出门就堵车的城市里。每到节假日,北京人自然就产生了跑远点,透口气的念头。于是每到节假日,一切进出北京的交通就也拥堵起来。河北的秦皇岛北戴河,西边的山西内蒙,东边的胶东半岛……凡是离北京不算太远的好地方,每到节假日,京牌车就挤满了大街小巷,或者干脆就堵在高速公路上。那年我们自驾车去日照,回来遇到堵车,下车查看路况时,赫然发现前面不远处是秧爹单位的某同事一家。

 

好吧,说来说去,北京为什么这么堵?为什么这么可怕?以我这半个北京人从这十几年的感觉看来,就是因为北京现在的功能太多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金融、经济、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很骄傲是吗?很可怕才对!

 

现在北京身为这么多种“中心”,各个区自然税收可观。我也不知道北京一年税收或者其他之类是多少钱,想必在全国一定也是很多的吧。于是眼下各区县政府不但不肯把这些“中心”让出去几个给周边地区,还要力创更多的中心。“中心”越多钱越多,这点我也很理解。

 

可是,正如一个人一样,我们挣很多钱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假如一味挣钱,把身体也搞坏了,时间也没有了,连吃个饭都要三口两口下肚,然后赶紧拖着病体再去挣钱。那么要那么多钱又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我还是很期待做一个爱心大派送,虽然这事儿我说了不算,但想一想也很过瘾呀。以前北京这也不舍得送,那也不舍得送,最后把首钢这个污染源给送出去了。这实在是有点不地道啊,咱也不能就送污染源啊,总得再送点好的吧。

 

假如我来分配,就先把高校分一半给河北山东(坦白讲剩下的这一半也都相当不少了),缓解当地高考压力,也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中关村就送给唐山地区,那里有港口,再把机场建好,就更方便。而且首钢似乎就送到唐山去了,一好一坏,也算是一点补偿吧。

 

据说新的使馆区规划在顺义,但是现在顺义也开始堵车,所以还是眼光欠长远,应该再往远处。如廊坊或者香河。虽然老外们一开始不愿意,但我相信老外们的建设能力,他们很快会把那些目前还很土的地方搞成又一个三里屯或者酒仙桥地区的。反正宋庄那边已经有无数艺术家,老外们快去吧。

 

一切批发市场,请慷慨地送给山东河北河南的需要拉动经济地区。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批发这种事儿也得把中心放在北京。这里又不是产地,何必在此集结再往各地输送呢?我觉得把批发市场取消以后,应该把那些地用来盖点博物馆科技馆,把北京动物园好好地拾掇一番。然后所有学校扩大十倍,增加操场运动场实验室,让孩子们获得更好、更健康的教育。现在北京的学校啊,相当一部分不但小的好像鼻孔一般,还要分成8个校区。这是多么不正常的现象啊!

 

而各大部委之类,如果也出北京确实不好。但是至少可以往边上挪一挪,像深圳那样,在城市相对边缘地区盖一个硕大的政府大楼,一次可以将所有衙门都跑齐。我同意将这种政府大楼修的漂亮,豪华,舒适,现代……

 

这样分了之后,北京的税收确实少了,但需要花钱的地方也没那么多了呀。空气好了,交通顺畅了,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而且,外地的经济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得到好的发展,大家也就不会一门心思往北京跑了。

 

而且,不管怎么送,胡同是送不掉的,西山是送不掉的,颐和园北海故宫天坛都是送不掉的。其实以前政府对北京的定位是很正确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实仅此二项资源已经很有优势,无可替代了,又何必事事都争第一,搞得负担太重,城市将近瘫痪的地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纸上谈兵
后一篇:术士(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