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乖期的规律

(2011-09-29 08:30:03)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前阵子秧秧进入了不乖期,这在三岁以后的她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我以为,秧秧早就变成了一个有智慧的小人儿了,谁知她又回复到婴幼儿时期的半智人状态。

 

不乖期的表现是:没事就哼哼唧唧,稍有不如意就哭闹,情绪浮躁,做什么事都静不下心。拖拖拉拉,不管是睡觉吃饭还是出门,都想讲条件,发脾气。动辄就要爸爸妈妈陪,自己画画看书都不行,就是要人不停地伺候着。

 

这种状况让我产生了巨大的困惑:这孩子真是管不好了吗?怎么突然变了样了呢?最近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呀,为什么一向教育得好好的秧秧变得这么讨厌了呢?

 

但是没过多久,秧秧突然又乖了,变回了那个懂事,明理,有毅力,有专注力,愿意为结果付出努力,习惯良好,能有效沟通,情绪稳定的好宝宝。

 

而且,我也找到了原因。

 

秧姥姥每周固定来我家探望秧秧一次,我最怕老人带孩子的方式,所以总是采取“眼不见心不烦”的政策。我妈来了我就给她派任务:天好就出去玩儿,天气不好,在家里讲故事认字。别看就这么简单的一点接触,老人的做法也跟我大有不同。

 

有天家里吃螃蟹,平时秧秧最爱吃,但因为姥姥来了,进门就带着水果给她吃了很多,所以她不饿。我说“吃饭”的时候,秧秧就很不积极地还坐在沙发上玩。

 

按照我的规矩,吃饭只宣布一遍。然后我和秧爹就会坐在桌子前吃起来,如果我们开吃了她还不自动过来,我就会对秧秧说:如果你不想吃,允许你玩儿。那么我们就把你的餐具收起来了,你这顿饭就不吃了对吧?

 

每次秧秧都会奔跑过来,不放弃她吃饭的权利。而且我也允许她在任何时候离开餐桌,只要她说一句:不想吃了。吃饱了。我都爽快地说:去玩吧。

 

我唯一不允许的是:说了不想吃,玩一会儿又跑回来吃。

 

很简单的做法是不是?但秧姥姥的做法可就大不同了。老妈一看,有螃蟹秧秧都不积极,马上就用一种非常积极热烈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对秧秧劝说道:秧秧!快去吃饭好不好?你看,有螃蟹啊!大螃蟹!你最爱吃的呀!

 

我立刻制止说:何必劝她,爱吃不吃。咱们吃咱们的不就完了?

秧秧听到这句话赶紧又跑去洗手了。我很明白我妈的想法:螃蟹这么好的东西,如果这顿秧秧没吃到,或者吃的不够多,那孩子就是吃了天大的亏。

而我的想法是:她不吃正好,我们可以踏踏实实的吃。饿一顿两顿也饿不死,正好还能让她清清肠胃。对于人生来说,少吃一两次好的还能算个事儿吗?

 

想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秧秧最近的不乖期,问题恐怕是出在周末上。

 

这个夏天,秧秧每周末几乎都去爷爷奶奶家住一晚。每次回来的时候她都要哭:不想离开爷爷奶奶家,但是又不舍得妈妈。一开始我觉得很高兴,因为这种现象说明秧秧在爷爷奶奶家实在是太快乐了。而且,这度假生活让二老开心,秧秧开心,我和秧爹也能睡个懒觉,稍微休息一下。真是皆大欢喜。对于秧秧“假期”的生活我也不多过问,既然这两天托付给爷爷奶奶,至多说一下“她这两天吃多了可以少吃点”“她昨天过于兴奋不要让她玩儿太累”之类就够了。

 

所以,其实爷爷奶奶具体是怎么带孩子的,我并不清楚,也不是很关心。反正每次接回来二老都是没口子地将秧秧夸得天上少有地下无双,想必表现总是不错的吧。

 

看了我妈在吃饭问题上的这个毫不起眼,其实也算不上过分的做法,我就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秧秧会变成现在这样。原因就是四个字:过度关注。

 

以前我总觉得,我妈也好,秧奶奶也好,似乎带孩子的方法也没怎么离谱,为什么孩子到她们手里很快就不乖期了呢?现在发现,几乎所有的老人都会过度关注孩子。有次我带秧秧以及爷爷奶奶一起过马路。一路上,二老对一切车辆如临大敌。不停地跑前跑后,左顾右盼,并且不断大喝一声“看车!!”“小心!!”。两人还紧紧地分别拉着秧秧的一只手,在马路上横成一排,行动尤为不灵活。这一番马路过下来,连我都觉得累。

 

其实平时我也没少带秧秧过马路,我们都是从容地看信号灯,左右看车,然后稳稳当当地过马路就好。从来没觉得过马路这么可怕。而有了爷爷奶奶,要看车,要看路,耳边还不停地回想着各种警告的大喊,可不是让人筋疲力尽吗。

 

老人因为自身的健康和能力下降,所以在生活中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再加上对孩子都格外疼爱,这种紧张无形中又加重三分。孩子在这种过度的关注下很快就变得浮躁而依赖性强。而且我也无奈地发现,孩子进步的过程总是按部就班,退步的速度却能一日千里。

 

我妈自己也跟我感慨:带着秧秧,不由自主地眼睛就只盯着这个孩子。事后也觉得自己过度关注了,但当时却完全不由自主,下意识地又跟着,护着,劝着,催着……

 

最终让我确定不乖期的罪魁祸首就是“过度关注”,是因为秧爷爷奶奶出去旅行两周。这两周不去老人家里度假的效果真是立竿见影,秧秧立刻聪明懂事了,独立性强了,有耐心有毅力了,坚强了,皮实了……总之,简直是瞬间就回到了乖期。

 

现在的秧秧其实非常好带,自理能力强,很好沟通。说得功利一点,我其实根本不需要老人帮我看孩子。可是,我还是愿意让秧秧多多地跟奶奶姥姥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无论对孩子还是对老人,这种快乐时光都非常宝贵。虽然这样做会让我带孩子的过程变得更麻烦,不过我乐观地想,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受这种影响的波动一定会越来越小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