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自言自语信息传达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秧秧经常会自言自语,如果你不理她,她就会在自己的游戏区,把娃娃什么的摆来摆去,嘴里嘀嘀咕咕。有时候说的话清楚,有时候不清楚。每到这时候,虽然表面上,我是在一边的餐桌上对着笔记本工作。其实我非常努力地听秧秧的每一句话,并且偷偷地观察她的行为举止。
有时候,秧秧非常认真地在一个人玩儿娃娃家。她会把她的娃娃们按顺序摆好,给它们赋予角色,并且自己也有一个角色。
有时候她是医生,她就会给每个娃娃诊治。秧秧在当医生时经常说的话有:
来,我给你量个表哈。恩,你没事,你多喝点水。
哎呀,你怎么烧的这么高呀,你得打针了。没事的啊~不疼的啊~
嗯……你有点病了。我给你开点小药吧!
有时候她又同时假扮家长,说:弟弟啊,你要打针了。不要怕,我给你找个打针特别轻的大夫阿姨。轻轻的,一点都不疼就打完了。
由此可见,秧秧对于生病的一些列事情还是很有认识的。她也明白,多喝水比较健康。也明白病的严重了就要打针——虽然到现在为止,她还没有因为生病打过针呢。
还有很多时候,秧秧在扮演幼儿园老师。这时候她的活动就丰富多了。会上课,会带孩子们吃饭。而且,这时候最宝贵的一点就是,她会模仿老师的样子。我可以清楚地知道老师在幼儿园是怎么对待她们的。
她会让娃娃们洗完手把手锁上等吃饭,说:金锁银锁,咔哒一锁!
她也会教训娃娃们,拖着长腔说:我来看一看~~是谁~~还没有坐好呀~~
或者:谁不听话,就到隔壁班去吧!
最逗得是,她经常对着一个娃娃大喝一声,说:弟弟!!你为什么欺负小白兔!!!为什么!!
这句“为什么”的口音语气,一听就知道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秧秧学的真是惟妙惟肖。
她还会让娃娃捣乱,然后她模仿外教无奈夸张的口吻说:Oh!NO!
秧秧当然也会模仿我,我也能听到在她心里,我经常说得那些话都是什么。令我欣慰的是,当娃娃不听话的时候,秧秧从来不打娃娃。这说明我们没有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她,所以她也很自然地没有选择这个方式。
秧秧嘴里出现频率较高的我和秧爹的话分别是:
不要吵啦!吵得我头都大啦!(这是我经常说的)
吃什么冰棍啊!吃什么蛋糕啊!(这是她爹经常说的)
而且,秧秧还经常把她的“孩子”往某处一堆,然后跑过来跟我腻歪。我逗她说:你怎么不去带孩子啊,你那么多孩子呢。
秧秧就嬉皮笑脸地说:我的孩子不用带,就搁那就行了。
我问她:那我的孩子呢?
秧秧就一边在我身上腻歪一边笑嘻嘻地说:就在那里哇啦哇啦的说废话,还得陪着呢。
而且,秧秧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的时候,对话中也会分配角色,或者突然模仿起老师或者别的孩子的举止。这些行为都是家长了解孩子的好机会。仔细观察的话,会有很大的收获。
比方说,秧秧因为是比较乖的孩子,所以她从来没有模仿过老师教训具体孩子的样子。但是另一个宝宝在我家就模仿过,那确实是一个比较淘气的孩子。我猜想,可能这位宝宝在幼儿园被批评的次数多,所以她对这个状态印象比较深刻。
最近秧秧还会一个人躺在床上拿腔拿调地背儿歌,然后唱几句,再自言自语几句互相没什么联系的话。有天她这样一个人躺在沙发上一声高一声低地说了很久,我在一边实在忍不住了,终于笑出来。问秧秧:你这小人儿,嘀嘀咕咕说些什么呢?
秧秧晃着两条腿说:我在说相声呀!
观察孩子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而且,其实你想知道的一切关于孩子的信息,都可以从观察中获得。很多家长总发愁,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到底是什么状况。那么,你也可以有意地引导孩子一起玩儿娃娃家。很快,你就能发现幼儿园在孩子心目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