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问
(2011-09-05 10:20:09)
标签:
育儿 |
分类: 闲话:絮絮叨叨 |
最近好像到了提问季,向我问问题的人特别特别多。我特意将其中被问率比较高的问题整理下来,并将回复一起写出来。同时,也欢迎朋友们有问题在此帖集中问。特别欢迎孩子们稀奇古怪,让你头疼的提问。如果你担心隐私问题,可以匿名提问。这样大家一起探讨,比我一个人回复会更有帮助。
1.
答:据我所知,相当多的幼儿园老师,都会用“不听话不让妈妈接你们”这种方式来吓唬孩子。也许所用具体语汇不同。比如秧秧幼儿园,老师会说:谁要是不听话,就到隔壁班去吧。这样爸爸妈妈来接的时候,就找不到你们啦……这是秧秧跟我聊天时说的。我问她:那你怕不怕呀?秧秧说:我不怕,我最乖了,只有不乖的小孩才会去呢。我问:那谁不乖呀?秧秧想了想说:大家都乖。没有谁不乖。可见老师也就是吓唬吓唬,而孩子们也明白,这可怕的惩罚离自己很远。而且,秧秧学老师的口气也是比较和蔼的,那种拿腔拿调半开玩笑的状态,我想孩子们也不至于真的害怕。所以我也没必要去跟老师质问,就当做是个玩笑就好了。
但我也听说过一部分幼儿园的老师吓唬孩子的时候演技比较高,十分投入,真的会让孩子们害怕。
所以遇到这种状况,我个人第一怀疑的是,也许会跟老师吓唬了孩子有关。其实对于这种吓唬,很多孩子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但也会有一部分从小很认真的孩子会往心里去。我的建议是父母平时要积极,全面地对孩子解释上幼儿园这件事。幼儿园工作时间,幼儿园运作的道理。这样孩子自然会明白,老师只是吓唬一下,不可能把我留在幼儿园。
当然,我非常反对教师用这种方式来管理孩子。但是改变幼儿园教育水平,我觉得一般来说,家长是根本无能为力的。所以我建议的方法是解除孩子的疑虑就好了。可以告诉孩子,老师这样说,只是希望你听话。
有人说,拆穿了孩子不肯听老师的怎么办?应该说,会在意的孩子,都是比较敏感心事重的孩子。淘气包们根本就不在乎这类吓唬,因为他们在家里已经被吓唬得够多了。大大咧咧的孩子也不在乎,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听进去……而敏感的孩子,不用担心他们不听话。事实上,最听话,最在意老师看法,最努力做个好宝宝,的往往就是这群孩子啦。
2.
答:没有太好的办法,只有在家多多培养孩子的自理本领。当然,你可以跟老师提意见。我并不是说,你不可以跟老师反应。我的意思是,你要做好反应后也没有太多改善的思想准备。比如不给换衣服,不帮忙上厕所擦屁股。秧秧幼儿园里多少也有这些情况。对此我总是觉得,根本解决办法,是让孩子增强自理能力。倒不是说,老师不应该帮孩子做。而是她们不做你能怎样呢?你能实时监控发出指令吗?
而且确实,艰苦处境是孩子们进步的动力。没有人那么悉心照顾,孩子们就得渐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一般来说,只要是正规的幼儿园,老师们也不会让孩子光着屁股满院子跑,不会让孩子拉完裤兜都不给换衣服,不会任由孩子喝汤撒一身也不管。我觉得,其实这样也就够了。眼不见心不烦,只要孩子每天回家都高高兴兴的,家长能不计较的,也不用太计较。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
当然,如果幼儿园真的是非常不负责任。真的让孩子受冻挨饿,卫生糟糕,回家就红屁股长湿疹,那就换掉没商量。哪怕是离家远一点或者贵一点都在所不惜。幼儿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正规,靠谱。
3.
答:每个人对幼儿园的关注点都不同,而且这两个幼儿园我也都没有见过。我觉得有个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就是把所有你认为重要的幼儿园评判指标都写下来,分别打分。最后看哪个幼儿园的得分高,你就选哪个。
打分内容可以包括:接送时间,接送难易度(比如门口是否堵车,走路的话,是否要过大马路),师资配比(每班多少孩子,配多少老师),教学透明度,场地大小,硬件设施条件,经济因素等等。分别打分看起来好像简单,但往往做完以后的结果还是很有启发性的。而且打分过程,也是你自己梳理思路的过程。
4.
答:首先,我总是特别强调一点:如果你实在是必须让老人帮你带孩子,才能解决生活问题。那么,你就要学着放手。很无奈是吧,但是没有办法。一般来说,大部分人在“受累”与“受气”之间只能承受一种。要求老人帮你带孩子,还得按照你的科学方法来,其实真是有点得寸进尺了,对吧。
其次,其实我闭着眼也能想象,大部分老人带孩子是多么不靠谱。我每天在秧幼儿园所观察到的各种教育奇景,一大半都发生在老人带孩子的情况下。如果做父母的想要改变,那么你就好好利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带孩子脱离平时的环境,比如去公园,出去吃饭,去上兴趣课等等。用你的行为方式,教给孩子安静和放松,自由与快乐,平和的沟通。一开始,特别是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很难奏效。这时候孩子还有点像小动物,并不十分通人性。他们基本还处于由习惯控制全部行为的阶段。但到了四五岁以后,孩子的思维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也渐渐真的可以听懂道理了,你的努力一定会见效。
5.
答:育儿之道就如兵法,运用存乎一心。谁也不能发明一些万能的办法来对付所有的孩子。我之所以在当时当地选择那样的方式,当然是考虑了秧秧这个孩子的特点才这样做。而秧秧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有她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别的孩子与她基因不同,环境也不同,自然特点也不会一模一样。
在我看来,教育的原理都是非常简单的。1在原则问题上,要求孩子必须遵守。2.非原则问题,尽量帮助孩子做得更好。3.无关痛痒的问题,就随她去。所以你只要把眼下的问题分清楚,哪些是必要的,那些是应该的,那些是无所谓的,就可以了。原则问题上,如果你第一次就寸土不让,以后就会很简单。但如果你已经忍了很久,突然才意识到问题很严重,那当然就要多费一些时间。对此你也得做好心理准备,改正坏习惯永远比养成坏习惯艰难得多。
至于手段,也很简单。无非是根据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孩子天生积极向上的心理而已。说来说去,还不就这么回事~
其实你还有一个选择,只要你脾气够好,也能确保孩子眼下既不会因为坏习惯影响健康,也不会在幼儿园会因为坏习惯遭受不公平待遇。那么你也可以等孩子大一些再讲道理和教育。你知道很多孩子是在什么时候改掉不吃早饭的习惯吗?告诉你,是在他们二十多岁第一次犯了胃病以后。你知道大部分人改掉挑食的毛病是在什么时候吗?告诉你,是在他们上大学或者中学寄宿以后。所以,真要是自己管不了,也不用担心。早晚有一天,一位叫做“现实”的老师会替你教育孩子。当然,这位教师信奉铁腕政策,教育风格有点严厉。好处是,你的孩子绝对言听计从,一下子就改掉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