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都会的魅力

(2011-09-07 09:37:31)
标签:

北京

魅力

杂谈

分类: 闲话:絮絮叨叨

似乎总有人在讨论,一个像北京这样的地方到底哪里好。隔三差五就能看见关于争论做北漂是否值得的帖子,一部分人认为,留在一线城市的人就是虚荣心作祟。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一线城市的好处,是家乡以及二线城市无法比拟的。

 

也许全世界的大都会都要被这样讨论。我看帖子里很多反对派说:北京上海再好,那是有钱人待的地方。名车好房子,各种物质享受,没钱的人只能看着——与你无关。这不是活受刺激吗?

 

其实我倒是觉得,北京上海这类的大都会,从某个角度来讲,反而更适合不那么有钱的人。对于二三线城市可能不明显,但对于三线城市以下的地方其实很明显。我接触过一些装修工人,家政人员,他们基本都来自农村或者县城。聊天时他们说:北京比家乡好,我们不愿意回家,回家花不起钱。

 

我很吃惊,说:有吗?会吗?北京的物价不是很高吗?

我记得那装修工人说:当然了。你看我抽烟吧?在家乡,我抽的烟低于20块钱一包,就会被人笑话。在北京,谁管你抽什么烟,穿什么衣服。想怎样就怎样,比在家省钱还自在。

 

我还记得我家小阿姨说:在北京多舒服啊,自己挣得钱自己花。我们就怕回家,结个婚,彩礼要20万啊!

我觉得匪夷所思,问:他们要这么多钱干嘛呢?20万,对北京的年轻白领们来说,也是不小的一笔钱了啊。

小阿姨无奈地说:继续攀比啊!比吃比穿!比装修,比房子大,见面比红包!结个婚,你不拿出几千块红包出来,全村的人都笑话你!

 

所有我接触过的这些来自农村或者县城的北漂们,都提到家乡的一种感觉:攀比。而北京上海这一类的大都会,因为有钱人实在太多,而且太顶级,所以大家反而不可能攀比了。再狂妄的暴发户在一线城市待一阵子,也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而且,从某个角度讲,有钱人在北京能够得到的特权是比较少的。交通管制的时候照样不许你过,堵在路上的时候你也照样得坐车里,空气污染的时候你家的豪宅也不能独善其身。而且,一切珍贵的资源,因为“有办法”的人太多,你也得费劲去搞定。

 

所以我常常觉得,大都会的阶级感其实是最不明显的,或者说,最不令人难堪的。人们提到大都会,都喜欢用“光怪陆离”这个词。的确,二线城市也同样发达,文明,繁华,但只有真正的大都会才能称得上是光怪陆离。因为怪现象足够多足够丰富,所以大都会变得格外有包容力,它会容忍一切奇怪的现象。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大都会里,都不会有人对你大惊小怪。对成功者如是,对边缘者亦如是。

 

在北京,你想混出头,真的太难了。同样,你想混到最差,差到人人对你侧目,也相当不容易。 

 

我想,很多热爱留在大都会,并为此愿意付出艰辛的人,都并非仅仅为了大都会的资源和职业机会。因为这些,在二线城市也基本具备,虽然可能略逊于大都会,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更多的热爱大都会的人,也是为了大都会那种奇妙的自由感。北京每年的常住人口几乎达到两千万,这数字已经超过很多国家的全体国民数量。这样一个庞大的基数里,你是个什么样的人都不足为奇。我有个朋友从天津去上海发展事业,告诉我说:别看都是直辖市,但是在上海,没人觉得我快三十了没结婚有什么不对劲。但在天津,多少还是有点压力。

 

全世界的大都会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和力,即便是你初次踏上这里的土地,也可以在一瞬间融入,不会有人发现你今天刚刚到来。我去上海游玩,回北京时出租车司机送我去机场,还告诫我说:去北京啊?多穿点衣服,那边冷。我在东京街头拍建筑照片,居然会有日本人,用我根本听不懂的日语向我问路。

 

这就是大都会,本地人的力量在大都会里是最不明显的,虽然一部分被挤占了生活空间的原住民也会排外和抗议,但是这些声音在大都市里,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我换过好几次工作,办公室里,公司里,最少数量的,永远是北京人。而且,在大都会里,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口音就对你多看几眼,因为这里的口音实在太多。人们至多只能分辨出,哦,你不是原住民。

 

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其实大都会就很有这种感觉。在北京,你周围可能全都是人,但是你可以生活得非常自我。这种奇妙的感觉,在我看来,正是大都会最大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内心独白
后一篇:提前解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