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句话学会搭讪

(2010-10-21 09:52:49)
标签:

家长

搭讪

宝宝伙伴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昨晚上看一个节目讲以色列特工摩萨德,说到一个任务中的一个女性睡眠特工(就是隐藏特工啦),她的必杀技就是套近乎。这姑娘见面十几分钟内能把你家祖宗八代套出来,最后她完成了一个摩萨德几年都未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由此可见搭讪也是本事。昨天我在博客上说,建议家长给孩子在幼儿园找到好朋友,并进行私下联系聚会,能帮助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更快。于是有妈妈跟我说:我也想给孩子在幼儿园找小伙伴,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跟人家家长开口呀。

 

的确,对于我们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搭讪实在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不过没关系,我总结了几句话,其神奇作用堪比封神榜里的法宝,不管你是多么低等的小妖,只要把法宝祭出来,立刻就能搭讪成功!

 

第一句话:请问……

很久以前,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一个文章,说到化敌为友的技巧,很重要一点就是寻求对方的帮助。因为这样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你已经放弃敌对态度,而且对他的能力有所肯定。这个技巧用在搭讪上同样适用,害羞的妈妈可以用这种方式打开局面,帮助宝宝寻找小伙伴。

 

例句:哎呀,你家宝宝的发型真挺好看的,在哪儿剪的啊?

这个发问,既赞美了对方宝宝,也诚恳向对方请教。最重要的是,你可以从对方家长回答的态度,看出这家人是不是适合当你的朋友。有的妈妈会很热心详细地告诉你,那么你们可以开始聊天并相约周末一起玩儿了。有的妈妈则眼睛望向别处,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就在一个理发店”之类,那么你就可以微笑一下离开了,这人显而易见不好相处。

 

扩展句:只要是有孩子且负责任的家长,都会在给孩子买衣服,周末带孩子去哪里之类的方面有点心得,所以在这类问题上发问最容易引起对方共鸣,拉近距离,搭讪成功。

 

第二句话:宝宝你好!

但对于更羞涩的妈妈,连发问都不好意思开口。涨红了脸鼓足半天勇气,一抬头人家已经走远了。这时候可以尝试先跟对方的宝宝沟通。对宝宝班里的小朋友打招呼比对大人开口难度低多了,特别是当两个孩子在游戏中有交集,或者宝宝的小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

 

例句:哎呀,摔倒了,阿姨扶你起来~

在游戏中帮助别的宝宝,也是能顺利获得对方妈妈好感的妙招。即便是这位妈妈主张孩子不需要帮助,也不会反感来自同学家长的好意。而且此举可以引起对方家长的注意,一般人家都会说一句“谢谢”,你就可以顺势问宝宝叫什么名字,这么好动运动好,是不是平时额外有训练等等——话题可以就此展开啦。

 

当然,如果对方家长一脸冷漠地将自己孩子带走,那么你也可以知道此人不适合做朋友。

 

扩展句:多带几个玩具跟别的孩子分享是个很好的办法。有时候我给秧秧拍照时,别的小孩子也会跑来要求我给他们拍,我都会高兴地给宝宝拍,拍完给他们看。这些都是比较能够控制距离,不让对方觉得不舒服的交往方式。像零食分享虽然也很友好,但很多家长对食物非常介意,有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第三句话:这是小哥哥(弟弟)还是小姐姐(妹妹)?

对于更加羞涩的父母,可能连跟别的小孩说话都不敢。当看到自己宝宝跟小朋友玩耍时,虽然也很想借机认识一下,但就是开不了口,那么,你就稍微大声点问自己的宝宝:这个宝宝好可爱呀,是小哥哥(弟弟)还是小姐姐(妹妹)?

 

你甚至可以问空气,因为你的目的是引起对方家长的注意。如果对方是个热情的也渴望找到朋友的家长,听到这样的提问就会回答你,于是你们就可以开始聊下去了。而冷漠的家长会假装没听见,那也没关系,反正你只是问问空气或者自己的孩子,得不到回答也很正常。这一招比较消极,但也有很不错的效果,特别适合那些超腼腆型家长。

 

扩展句:这个宝宝是你们班的吗?叫什么名字呀?最好问一些你家宝宝肯定回答不太对的问题,这样如果说错了,对方家长会忍不住过来纠正哒~

 

最后,搭讪的最重要一点,就是选择搭讪的对象。为宝宝找伙伴很重要,但也没必要病急乱投医。我们是在寻找可以长期交往的好朋友家庭,不是在找一次性客户。有的家庭不适合跟我们交往,对这样的拒绝也不用介意,道不同不相与谋,这世界的确不是人人都可以做朋友的。

 

我记得秧秧刚入园时,有个家长跟老师说起他们孩子以前的幼儿园等等,我想望京地区就这么几个能收低龄的幼儿园,就怀疑是秧秧以前的同学,随口就问:咦?哪个幼儿园?那家长就很客气但很保持距离地说一句:就是一个私立幼儿园。偏我有脸盲症,后来这家长似乎又提起这件事,我就又问了她一次。当她再次礼貌而客气地说“就是一个私立幼儿园”时,我才想起原来就是上次那个家长。

 

这种情况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有点尴尬,但我就觉得无所谓,所以我真是扭头就忘,以至于下次又对同样的人问了同样的一次。朋友本来就是个选择的过程,我们只要最终能找到合适的就好,不用介意那些不合适的人对我们的态度。有时候我也会对有些热情的陌生人感到抗拒,本能地希望保持距离。这本是人之常情,被拒绝只能说明气场不对,没有朋友缘分,不说明我们没有魅力,没有人缘,或者不受欢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