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将不会是我女儿的必经之路

(2010-06-10 10:07:15)
标签:

高考

优秀生弃考

育儿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虽然我已经距离高考很多年了,但每年到了高考还是会关注几分。并不是我有高考情结,而是此时全社会焦点都在此处,不由得我不多看几眼。看得越多,我越觉得高考是个残酷的事儿。比方说我,一个学习很不错而且成绩相当均衡的学生,高考成绩发挥也没有失常,却因为当年并轨政策的问题,报志愿加上录取方式的问题,就与重点校无缘了。我的班主任多年后在路上偶遇我的亲戚,还要为我扼腕叹息。再比如我的几位表弟,学习都很好,但在考大学这件事上也都不算理想,有的第一次高考失利,不甘心又考一次,算是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有的报了清华,赶上那一年分数特别高,最后只去了北工大。

 

平心而论,我绝对不算高考受害者,虽然学校不理想,但专业是我要的。而且我也没有勇气再考一次,这又能怨谁呢。所以大学毕业以后,虽然我很喜欢建筑设计,但还是假模假式的去考了研究生,就是想让自己有个名校的光环。复习的时候杂念百出,又想着工作的事儿,又想着要是考上了就可以当名校生了,报的还是竞争激烈的名校。结果自然是没戏了,踏踏实实去工作了。

 

后来进了还不错的公司,有了不少工作经验,建立了一些社会关系。慢慢地我终于觉得自己再也不需要名校来提供安全感和光环,也就放下了自己的名校情结。

 

现在我更是得知,像我一样当年学习成绩很好而最终未上名校的人很多,因为高考的偶然因素很大。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太多的因素决定你是否能去心仪的学校。因为人太多,又因为要力求公平,所以我们的考生不能同时申报很多个学校,第一志愿只有一个。如果你不能如愿,要么凑合,要么重来。所以相当一部分的考生,在高考这件事上或多或少都有遗憾。我的一个好友,进了清华的提档线,却在120%选100%的过程中被淘汰。女博士的丈夫,被我们戏称解题机器和庞大存储器的高智商男,因为在高考中漏掉了一页卷子,一个高材生就此与清华无缘。

 

所以,对于用考试成绩定录取分数线这件事,我倒也没有太大异议,毕竟这是个较为公平和全面的办法。我觉得最残酷的地方是你只能选一个第一志愿,而不是像国外那样可以同时申报几个你喜欢的学校,最终哪个要你就去哪里。这种方式给了考生极大的压力,所以大家都在高考中各种担心发挥问题。

 

我很能理解现在家长的学区房心态,大家都是吃过高考的亏,经历过高考的险。知道最终能安稳进自己喜爱的大学的,一定是成绩超稳定的优秀生。于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身经百战,进了考场就十拿九稳,闭着眼睛也能写出一张高分试卷。但寒窗十二载练习解题,只为了那两天的考试,风险还是很大。一个好学生,150分满分的话,可能考出130,也可能考出140,但在高考里,可能这10分就能决定你的命运。一个学生,从小刻苦读书,各门功课都优异,如果两门略失水准,大学就要降低一个档次。

 

所以自从有了孩子,我就开始了关于高考问题的纠结。最后我觉得其实何必呢,为什么非要让孩子从小就活的那么艰苦呢。高考可以参加,但不必吊在这一棵树上。如果失利,就去申请国外的大学,直接出国念。至少还可以多几个选择。

 

现在的北京,大概这样想的家长已经非常多了。所以前几天我看手机报说,今年高考,北京市有十分之一的优秀生弃考,因为已经申请到了国外理想的大学。我想在未来的日子里,弃考的优秀生还会越来越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